不支持Flash
|
|
|
风险加剧 农村金融亟需监管强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00:20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贺江兵 大量银行类金融机构下乡对监管办提出严重挑战,如无相应调整,严峻的金融问题可能最先从农村爆发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被国家埋单(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即将被彻底处置);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已上市,或在上市的路上;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小银行,即便关闭也不会引起波澜。 那么中国严峻的金融问题会从哪里引发?这个问题无数人都在思考。农村金融此前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也维系着“恐怖平衡”,虽无生机亦无大的风险。 但是在将来,随着大量金融机构进入,势必打破这种“恐怖平衡”关系,农村金融存在系统性风险,一旦打开这个匣子,危机就会爆发。如果中国银监会不调整监管重心,金融问题可能会从农村爆发,这绝非耸人听闻。 现在看来,银监会设在县市的银行业监管办事处(下称“监管办”)责任重大,关乎农村金融安全与稳定。但由于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办难以形成有效监管,其功能和地位尚需强化。 升级监管办 去年底,银监会放宽了农村金融的准入门槛。各类银行纷纷下乡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民也自发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财经时报》在采访中获悉,由于受资金困扰,银监会一度曾想撤销其设在县市级的监管办。现在看来,监管办不仅不能撤,反而需要强化,甚至需要升格为分支局。这是因为,监管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银监会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农村金融发生重大事故在所难免。 如今,农村金融形势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农业银行有可能重返农村,以实现其对整体股改的承诺。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挂牌成立,并且主管部门要求邮储行把业务重点放在农村。国家开发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向下延伸机构,并且可以组建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农民已经开始自发地组织资金互助组织,并已获得经营金融业牌照。花旗、汇丰等也表现出了对农村金融的兴趣。 随着这些金融机构的下乡,现在不是该讨论撤不撤监管办的问题,而是到了该讨论如何升级监管办,如何加强对农村金融监管的时候了。 扩充编制 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增多,必然增加监管压力。监管办是银监会的最基层。2003年银监会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出去后,基层的监管办和基层央行也分家,少数人员也从央行到了监管办。 直到现在,监管办依然 “寄人篱下”地在基层央行办公,设施简陋,很多到监管办的人士抱怨“进错了门”。而监管办的工作压力巨大,不仅要完成各类监管报表,还得进行现场检查,基本没有休息日。 目前,监管办正式工作人员一般在3人左右。部分县市甚至只有一人,远远应付不了对辖区内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因此,监管办经常从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借调人员。 监管办借用银行人员存在巨大的弊端。借用人员往往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因为,借调人员的工资和人事关系都在原来的银行,将来还是要回去的。这样一来,等于是用自己的人监管自己,又会回到当初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初始状态。借调人员如何维护本银行的利益就不难理解了。因此,监管办扩充编制或许是个棘手的问题。 发酵的危机 可以预见,将来农村金融将会存在多种性质的金融机构,彻底打破农村信用社的绝对垄断地位。与此同时,在农村引发的竞争是必然的事。由于从事农村金融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恶性竞争、违规操作甚至违法犯罪案件势必猛增。 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的原因,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不良资产包袱重,人员老化,经营机制不活,资不抵债社较多,在竞争中必将处于劣势。如无众多优惠政策相保,相当数量的农信社将破产,势必影响农村金融。但农信社如何应对新机构的涌入? 河北省一位在农信社系统工作的程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所在的农信社不良贷款率高达65%,发放贷款信用社主任一人说了算,主任电话指挥,一个工作日也不一定去信用社一次。“这样的信用社在该县还算好的,而且还年年受奖。” 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245亿元,账面反映出来的不良贷款率在13%以下。但部分省联社要求报表上的不良贷款只能减少不能增加,那么真实的不良贷款有多少? 受资金问题的困扰,农村金融发展和监管面临多难选择。假如果真大量引进各类银行类金融机构,必然要增加监管办力量,增加人员必然要投入更多资金。而银监会并无营业机构,资金来源有限,不可能扩充监管办,这样就会限制农村金融发展。如果在监管力量强化前彻底放开,农村金融危机爆发难免。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