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媒体意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00:20 财经时报
别让CPI遥控老百姓的消费观 就3月份而言,CPI是3.3%,就是说经济有过热的势头。可我们看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水平不能简单地让CPI说了算,让其指挥着我们的生活。如果CPI增长的同时,我们的收入也在增长,并且增长得快,那就是说收入的增长比CPI还大,我们就不会为生活所困,也不让生活所迫。 居民消费是因其生活而消费,需要什么就购买什么。不应该让CPI遥控老百姓的消费观。如果这月的消费支出大,那么下月就要学会控制,不能让消费比自己的收入增长得过快,如果过快就会危及自己的生活。 老百姓的生活不是由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而是由老百姓自己的生活现状而决定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不能让书本中的CPI遥控我们的菜篮子,而是要由生活去决定菜篮子,政府要从价格和消费观念上引导。 政府就是服务,如果整体上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就要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不能越过警戒线。如果还在此范围内,就应该加以引导。老百姓不能盲目地进行跟风,而应该根据市场行情决定自己的消费水平,同时要更新消费观念,不能别人消费什么自己也消费什么。 4月23日 中国网 房价怪象缘于调控太“温柔” 不管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房价同比上涨5.9%,还是上海房价开始止跌回升,或者是广州房价的升降出现数据打架,都暴露了一个事实:宏观调控的重棒,并没有让房价屈服。 房价快涨的理由很多,但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必须正视,即宏观调控措施虽然出台了一大堆,可是时至今日,有些政策远看锋利无比,近摸恰似温柔。 首先,宏观调控的初衷就很温和。调控几年来,“稳定住房价格”一直是从中央到地方比较一致的声音,鲜有要降房价的声音。而所谓的稳定房价,并没有出台一个稳定的标准,继而导致稳定的幅度弹性很大,使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有了联合对抗政策、哄抬房价的空间。 其次,宏观调控的措施刚性不足。不管是说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住房供应量,还是楼市反商业贿赂,都缺少雷霆手段。 另外,对楼市政策落实不力的官员、腐败官员和违规开发商的惩处也体现了调控措施“温柔”的一面。尽管个别官员落马涉及房地产(主要是职务犯罪),但这个数量和楼市违法案件的数量相比起来,并不匹配,还有不少的腐败官员是漏网之鱼,这必然加大了反腐的难度。 4月24日 第一财经日报 手机欠费纳入 个人信用记录有失公平 将电信用户的欠费记录作为不良信用信息,进入银行个人信用档案,让人不无担心,此举是否会进一步助长电信企业的霸王行为。 公民的电信缴费记录本身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不能完全保证。特别是在中国电信企业运营尚不规范,霸王收费、收费陷阱还十分普遍的情况下,客户的缴费记录并不能正确反映其信用情况,比如连续两个月不缴费可能源于费用纠纷,甚至是由于电信企业拖延客户投诉、对费用纠纷迟迟不予处理而造成的。 而在电信业务还没有完全实行实名制的情况下,由于电信企业审查不严造成的冒用他人名义办理电信业务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将客户电信缴费记录直接纳入银行征信系统,作为公民个人信用情况不良的证据使用,并不公平。 毕竟电信企业也是费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在没有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做出裁断前,银行凭什么相信电信企业的缴费记录?在纳入个人信用时,有没有本人的申辩程序设计?否则,岂不是让电信客户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忍气吞声地先行缴费?这样,客观上必然助长本来就十分傲慢的电信垄断企业的霸王行为,也将让电信客户处于更加劣势的地位。 4月23日 北京青年报 景区票价反映地方执政水平 属于公共所有的、各项开支从公共财政中支付的人文景点,应该逐渐免费。因为这些风景名胜具有公共人文资源属性,既然其各项开支已由公共财政承担,便不应再从公众那里要钱,更不必说票价一路狂飙猛涨。 公共景点免费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精神,反之则与之背道而驰。如果说,地方政府不能向公众提供免费公共服务是一种责任缺失,高价收费无疑是一种“权利剥夺”。 其实,景区票价反映着地方执政水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涨价行为,不见得就符合地方政府的利益,高票价也不一定意味着高的收入。无论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还是从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角度,一味抬高景点票价都不是明智、理性的选择。只要各地政府部门认识到这一点,逐步降低门票价格直至免费,不仅可向外界展示其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决心,还将因此提高当地旅游业的美誉度,进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可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4月24日 东方早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