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当新高成为习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3:32 《理财周刊》

  行情背后支撑的基础还是要落实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上来,能否达到市场预期是关键的问题。投资者也应该辩证地看待2006年的公司业绩增长。费用率降低、非经常性损益的增长都有一定的限度,实现可持续增长还是需要依靠主业。

  本刊记者 张学庆

  创新高已成为一种习惯。就在股市稳步站上3100点后,市场预期的调整没有出现,股指却又创出新高。4月4日沪深两市大盘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深成指站上9000点大关,而沪综指盘中也突破3300整数点位。大盘蓝筹股的轮番上涨是推动近期股指上涨的主导力量。在经过近3个月的整理,大盘蓝筹股又成为市场做多的重要筹码。

    基本面支持股市走高

  这轮由大盘股带领上冲3300点的行情,其投资信心来自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上市公司业绩的超预期增长,市场资金面的充裕等。

  首先,宏观经济发展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国家信息中心预计,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将达到11%左右。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3.8%,远远高于去年全年31%的增速。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包括钢铁、建材(含水泥)、

化工、电力、煤炭、机械装备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炼油等行业。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必然对经济的超预期增长有所反映,上涨成为惟一的选择。

  其次,从股市中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作为股市主要利润来源的提供者大盘蓝筹股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受益者。

  截至4月3日,共有723家公司披露2006年年报,接近1460家上市公司的一半。统计结果显示,723家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1808.54亿元,同比增长44.24%;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8元,同比增幅达25.5%;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48元,同比增长11.1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增幅为10%;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0.6元,同比增长2.79%。总体看,在公司业绩中,主营增加、三项费用率下降、非经常性损益比重提高。

  净利润前10名的公司,2006年总共创造利润809.61亿元,占723家公司的44.77%。

    2007年业绩增长可期

  钢铁、金融、有色等蓝筹行业的业绩增长格外引人关注。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报告指出,

钢铁业1-2月份利润增幅将达到3.6倍,为规模以上企业之最。宝钢股份公布了历史上最好的年报业绩,工商银行也公布了盈利增长31.2%的年报,而公布年报的银行股平均业绩增长幅度达到50%。有色金属板块公司业绩增长超过了100%,达到了148.78%。

  在2006年实现的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统计结果显示,723家公司扣除后净利润为1663亿元,这表明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达到了8.05%,而2005年该比重只为4.29%。扣除后净利润的增幅则从扣除前的44.24%下降到38.51%。

  有了2006年的业绩增长,再考虑到资产注入、税制改革的利好效应,多数机构预期A股上市公司2007年仍会出现30%左右的业绩增长。

    “存款搬家”在延续

  不可否认,在基本面趋好的态势下,资金面更加宽松也成为股市创新高的保证。据统计,今年以来流通市值增加13000亿,增长55%。3月份A股市场存量资金大幅增加2012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包括:沪深两市的保证金存量上升1400亿元,新发股票基金募集611亿元。截至3月末,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达到了8661亿元,存量保证金达到了8050亿元,投资者月新开户数达到了253.5万户,均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

  资金流入的趋势还将延续。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投资基金和股票意愿已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居民拥有最主要的金融资产仍为储蓄存款,但以持有存款为主的居民比例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2007 年一季度更降至59.4%。同时,有超过30.3%的居民认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提款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这预示着“存款搬家”不会停止。

  展望未来,股指期货的推出预期增加了大盘蓝筹股配置价值,贸易顺差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格局并未改变,价值股的重估趋势也未终结。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