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贸易失衡压力仍较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07:58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投行观点

  中国贸易失衡压力仍较大

  □本报记者 朱周良

  “用不着太高兴,也不用不高兴。”针对中国3月份远低于预期的贸易顺差数据,多数外资投行都持这样的观点。相比之下,这些机构更为关注第一季度的整体数据,认为中国仍面临较大的贸易失衡压力。

  高盛认为,相比3月份的数据,第一季度的贸易顺差和出口增幅才是衡量贸易增长基本趋势的更好指标。总体来看,第一季度中国的贸易顺差总额为464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33亿美元。而第一季度出口增速则为28%,同样高于去年同期的27%。

  “把第一季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估更有意义,这个季度的贸易顺差真的很大。”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王庆说。

  此前,道琼斯通讯社就中国3月份贸易顺差得出的调查预期数据高达203亿美元,是实际公布数据的3倍多。对此,渣打银行认为,3月份的贸易顺差之所以骤降,主要因为受到

出口退税下调的预期影响,一些出口商抢在2月份完成了大量出口订单,致使3月份出口额大幅下滑。3月份,中国的出口额为83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6.9%,为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2月份增幅则高达51.7%。

  雷曼兄弟也指出,如果把前3个月的数据综合起来看,当前中国的外贸形势仍比较平稳,并未出现大的变化。雷曼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长28%,进口增长18%,而去年第四季度两者增幅分别为29%和16%,差别并不太大。“用不着太高兴,也不用不高兴。”

  总的来说,多数外资投行仍认为,尽管3月的贸易数据出现大幅下降,但高额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的

汇率、流动性以及来自外部的保护主义压力依然较大。美国投行RBC资本市场的分析师表示,3月份的数据尽管从表面上可能令中国政府获得更大回旋余地,但却不大可能缓解美方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不过,尽管算不上很大的“惊喜”,但站在中国政府正加大力度改善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3月份的贸易数据还是传递出了一些可喜的信号。“出口多少还是降了一点,而进口则上来了一点。”雷曼的孙明春说,“至少没有朝坏的方向发展。”

  多位经济学家表示,从中国政府正在酝酿的许多政策和已经实施的举措来看,今年中国的进口有望较往年出现比较大的增长,从而改善总体的对外贸易形势。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