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欧盟五十岁:谁的欧盟 谁需要欧盟 (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 12:59 《财经》杂志网络版

  欧盟宪法危机

  2005年5月29日和6月1日,法国和荷兰相继在全民公投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欧盟宪法搁浅,导致了欧盟内部的矛盾和分歧暴露无遗,欧洲公民对欧洲一体化的茫然、徘徊乃至抵触情绪彻底宣泄出来。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进入一种半休克状态。

  订立欧盟宪法的目的,除了从法理上赋予欧盟超国家机构的民主合法性,更为直接的考虑,是要在新入盟国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利用宪法这一简单易懂的机制来整合一体化进程中的多方力量,进一步简化和改善欧盟的运作。《欧盟宪法条约》如获通过,将在更多领域决策里引入多数表决制,因此不会因个别国家的反对意见而导致整个欧洲无法实施决议,从而避免欧盟空转和无法进行有效决策。

  然而,这一愿望终究未能得偿。一部长达数百页的宪法文件,很难让每个选民读懂后再去投票。

  法国国防部长米歇勒阿里奥-马里3月19日向《财经》记者坦言:“宪法草案过于复杂,使得老百姓还未能充分了解其实际意义。”

  欧盟宪法搁浅,可以解释为政治家向民众解释和说服的失误,更应该归咎于政治家和民众在关注点上的偏差。

  50年来,欧洲一体化的每一步都不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发展过程,处处都遗留着精英设计的痕迹。法国前外长舒曼的倡导,促成了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的极力推动,使得德国最终被纳入欧共体框架;历届欧洲委员会主席,又无一不是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设计者。

  精英驱动虽可保证决策高效,但也会造成“民主赤字”的负效应——精英的理想偏离公众的实际需要,由于公众缺乏对一体化事业的专业了解,因而容易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情绪化的倾向。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丁纯对《财经》记者说:“法国总统希拉克本来完全没有必要把宪法交由公民表决,他只是想借此机会推广和证明欧洲一体化的理念,可他的估计过于乐观,从而在政治上被判了死刑。”

  希拉克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加强欧盟的防务和外交、如何传播欧盟民主的价值以及如何巩固法国在欧盟中的主导地位等问题;民众更多考虑的,则是扩大后的欧盟会不会导致本国福利水平的降低、自己的就业安全会否受到外来移民的威胁。双方关注点的偏差所导致的矛盾,于是借由全民公决宣泄出来。

  扩盟疲劳

  欧盟宪法受挫后,欧盟开始进入反思期,老成员国对迅速扩盟的担忧日趋强烈。

  “从对保加利亚入盟标准的苛刻要求,可以看出欧盟扩大出现了某种疲劳的症状。”奥尔贝措夫大使向《财经》记者表示。

  今年1月1日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两国加入欧盟后,关于欧盟应该“暂停脚步”的呼声日炽。不少欧洲公民认为,欧盟的“吸纳能力”已到达极限,应该集中精力来解决包括欧盟宪法在内的诸多内部规则问题。特别是在土耳其入盟问题上,尽管土耳其欧化态度坚定,但大部分老成员国担心宗教差异与文化冲突,土耳其入盟道路十分坎坷,短期内恐怕无法实现。

  在庆祝欧盟50周岁生日的媒体见面会上,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大使赛日安博形象地向《财经》记者描述了欧盟出现了扩盟疲劳的症状:“如果你要问一个刚跑完40公里的马拉松运动员是否愿意再跑20公里,他一定不会答应你,因为他太累了,需要喘口气。”

  2004年,欧盟的第五次东扩,一口气吸纳了十个新成员;除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其余八个全为中东欧国家。今年1月1日,欧盟的第六次东扩又纳入了保、罗两个国家,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再次将疆域扩大到黑海地区。扩盟速度如此之快,难怪会让欧盟的老成员国担忧起来——欧盟的边界到底在哪儿?

  欧洲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反对扩盟意见最大的国家大部分是老成员国;同时,他们也是对全球化最为反感的国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建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整个欧洲都面临失业率高、经济缺乏活力、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特别是大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将工厂外迁,这使得这些欧盟老成员国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迁怒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真正的担忧

  与英美奉行自由放任市场机制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不同,欧盟内部大多数国家都是属于“莱茵模式”的国家,崇尚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

  然而,过高的社会福利会导致生产出来的商品成本过高。对于没有壁垒的全球化而言,如果丧失了价格竞争力,就会影响再生产,继而导致经济滑坡。近年来,欧盟各项经济数据很难说令人满意,这正是对全球化不适的反应。

  丁纯认为,欧盟真正的问题在于经济增长问题,“欧盟就像是个暖壶,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国家而言,需要给周围的国家提供热量,自己不能熄火。”他认为,欧盟短期内比较重的任务应是核心国家加快社会制度、福利结构的改革,增强政治创新能力。

  可以看到,欧盟宪法虽然未能在法国和荷兰的全民公决中通过,但它仅以微弱劣势失败,并不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遭到了全盘否定。法国国防部长阿里奥-马里说:“制定欧盟宪法的目的,在于简化欧盟机制的运作方法。老百姓其实并没有反对欧盟机制简化的目标本身,目前欧盟有几个国家正在考虑从另一种角度达到欧盟机制简化的目标。”

  所谓“另一种角度”,在一周后纪念欧盟成立50周年发表的《柏林宣言》中,就有了确实的体现。《柏林宣言》呼吁,应把欧盟置于“新的共同基础上”,并要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之前结束欧盟制宪的危机。这给重启一体化进程带来了希望。

  媒体多以“步入中年”或是“知天命”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目前已走过50年历程的欧盟。这些比喻都不甚恰当——他们都是以人的正常寿命为参照。一方面,欧盟未来将要走多长的路不可限量;另一方面,欧盟也远没有达到“知天命”的境界所需要的成熟和豁达。

  欧盟仍然可以期待在50周年过后继续成长,关键在于振兴经济,以此来逐步平复“质疑欧盟”的情绪。欧盟仍然可能在气候、

能源和环保等全球性课题上发挥国际性领导作用,从而处理好深化与扩大、多元与统一、区域与全球之间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