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行政村农户小额信贷地图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 10:2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昆才 郑小伶

  9个半人的信用社

  一座桥,一条河,一个小镇,10条村。

  从安徽合肥市南向198公里抵达池州市,池州距青阳县42公里,再从青阳南下30公里,可找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袖珍镇”——陵阳。全镇仅1.1万人口,10个行政村,其中农业人口为1.0020人,占全镇人口的80%。镇上规模较大的企业是民办医院、民办学校和复合肥厂,还有一批小型的蚕桑厂、养殖厂和制茶厂。全镇耕地90%为水田,农民人均年收入约2900元。可谓传统“农”字号乡镇。

  “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此话缘于此地历史上曾出过富甲一方的徽商,也出过批量的名儒重臣。记者随意走到一个村子的宗祖祠堂,寻访到清嘉庆六年的石牌与雕绘。当然,需细细品味才能觅得深敛的大家气质,终究不掩浓厚的乡土商品经济给这个历史小镇带来的冲击。

  在镇上,

商品房与集贸市场的铺位已买到2000元多一平米。附近村民买一辆燃油三轮车做
出租车
生意,每年扣掉油钱的话,有万元出头的收入。

  镇上最活跃的经济中心不是政府机构或集贸市场,而是坐落于镇中心一座石板桥边的“青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陵阳信用社”。这家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截至2006年底存款达5060万元、贷款余额为3283万元,年营业收入为273万元,账面盈余为133万元,员工仅有“9个半人”,其中一半为代办员,“半个”为实习生。在2001年,陵阳农信社曾获人民银行“全国农村信用社支农先进单位”称誉,近些年,这种荣耀似被外界淡忘,小小农信社回复常规的节奏。

  信用社主任朱俊贵看似心事重重、颇为内向,对记者提问有一句答一句,但谈起每笔账与放贷情况,则记忆力惊人,核对账簿时,连页码均毫无差错。据他本人介绍,他在陵阳农信社曾做过会计、信贷员,现在是信用社主任兼信贷员。

  在这家规模袖珍的信用社,有一个与商业银行架构相似的“集体审贷小组”,由信贷员、农贷会计、主办会计与两位主任构成。信贷主任的权限是5万元,集体审贷小组权限是15万,至50万元则上报青阳县联社,100万-200则上报省联社池州市办事处,200万以上则上报省联社。

  朱俊贵主管的放贷对象是镇上企业、街道,还有一些农户。当然,主任级别分管的放贷对象主要是农户中的专业户,放贷规模为2、3万元。几位信贷员或是代办员所分管的农户,贷款额从1万元至200元不等。

  “我们这里,信贷员每月下乡不少于20天。每个人平均管350个到400个农户,最多的管过900个农户,每年放贷500笔,每个月放出40万到50万元,收贷30到40万元,是很普通的工作量。”朱俊贵语气平平淡淡。据说,在安徽,农信社员工与代办员的收入结构为保障工资、岗位工资与年效率工资三部分,年收入与早已从村镇撤退的农行及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相比要高得多,当然,“比他们忙多了”。他们夏秋季的营业时间是早上7:30—17:30。

  陵阳镇农户小额贷款的路线图大约是:2001年初在红星村、黄石村试点,2002年在济阳、永安、分流三村推广,2003年发展到了陵阳、许桥、分石三村,2004年全面覆盖10个行政村。

  陵阳信用社代办员曹树平说,一年负责三四个行政村、900家农户,跟踪500笔贷款,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他从1994年开始做代办员,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下乡方圆半径多为8公里。

  “信贷员或是代办员在村里被狗咬也曾发生过。”曹树平呵呵一笑。

  转折点:农户经济档案与贷款证

  “陵阳信用社信贷员工作日志”记录在一本本装订简易的记事本上。记者随意细读了一页:

  信贷员陈先进,2006年12月3日(星期日)。全天工作为上午7:45至下午5:00,到所村催收贷款及利息。

  “收贷:陈小云 结息(利息)282.92元

  陈金贵 结息(利息)28.39元

  陈飞来 结息(利息)244.30元

  本日收入:555.61元 上交现金:555.61元

  收贷:本月结存 22份

  放贷:本月结存 35份

  贷款证发放:本月结存 19份”

  这一笔笔细微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结存记录,构成陵阳信用社2006年贷款利息收入216.7万元。

  在上一年(即2005年)各项贷款余额为1983.7万元,农户小额贷款为597.4万元;2006年农户小额贷款为682万元,余额为762万元,占比为25%,其不包括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企业贷款与贴现贷款。

  但此前的情况并不乐观。在一份“青阳县陵阳信用社推行小额信贷支农情况调查”的上报材料中,记者看到这样的表述:陵阳农信社创建于1953年,80年代的农村体制改革,拓宽了农信社信贷体制,也由于当时体制问题及管理不当,造成信贷资金的大量呆滞、呆账,陵阳信用社和全国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一样陷入困境——业务萎缩,亏损严重,至2000年底,各项存款1617万元,贷款795万元,其中不良贷款227.7万元,历年亏损51万元。陵阳镇农民面临贷款难——无钱经营、无物抵押、无人担保。

  朱俊贵介绍,转折点是从一本蓝色的廉价塑料皮的“小额信用贷款证“开始的。

    相关报道:

    高利率是不二法门 农民贷款苦寻新催化剂

    农村金融还是要姓商

    青阳联社:孤独的支农主力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