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特高压项目决策始末(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11:30 南方周末

  北戴河会议

  1个月之后,2005年6月21日至23日,国家发改委在北戴河召开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研讨会。这是特高压电网工程启动以来的第一次研讨会。32位来自工程院、各所大学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刚开始,发改委分管能源的副主任张国宝特意向专家们传达了发改委主任马凯的意见:应该按照陈云同志强调的“交换、反复、比较”的思想进行讨论。2005年是陈云诞辰100周年。

  曾经担任电力部生产司处长的蒙定中是第一个发言的专家,在一个多小时的发言中,他坚决反对特高压交流电网,主张采用直流方式。

  在蒙定中看来,国家电网的构想不单是要架特高压输电线路,而且要在原有高压电网基础上再建一个超高压电网。他提出质疑:到底有多少电力能真正上特高压网?在安全稳定上到底有没有好处?是否蕴藏着大停电的风险﹖

  通过比较国家电网公司总报告中的华东特高压电网方案,蒙定中发现,特高压电网投资额是现在500千伏电网投资的近3倍,而且并不安全可靠。同时,国外的俄罗斯、日本只是建设特高压线路,并不是网络。

  不过,国家电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万启发表示,随着大型能源基地和水电站群的形成,采用特高压线路,包括交流和直流向负荷中心送电,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山西省的一位官员也表示,能够架设电网,地方是欢迎的。

  此次会议上,虽然各位专家就技术等问题进行争论,但是最终认为,特高压的技术应该研究,而且由国家出面组织研究,另外同意做试验工程,但是应该遵循特高压实验场-特高压试验线路-特高压试验工程-示范工程-商业化运行的客观规律。

  研讨会上,国家电网在前期规划基础上曾提出三种试验示范线路方案:晋东南至荆门、淮南至上海、乐山至重庆。最终国网公司的选择是晋东南至荆门线路。

  国网公司选择的建设线路引起一些专家的担心。陈望祥认为国网之所以最终选择晋东南至荆门的线路,是因为这条线路跨越了华北和华中电网,实质上打破了以往形成的区域电网,瓦解了区域电网之间的连接,这意味着原有的500千伏电网的瓦解,随之而来,区域电网公司也将由此重归一张网的管辖。这从根本上违背了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区域分离”的精神,巩固了国家电网的垄断地位。

  继续论证

  

北戴河会议之后,2005年9月下旬,晋东南-南阳-荆门的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可行性报告均上报国家发改委,环境影响报告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相继上报给了环保总局以及水利部,顺利通过了审批。

  一位持反对特高压立场的专家透露,各项报告都支持特高压项目,与国家电网只邀请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专家参与论证有关。按照国家规定,重大工程必须要有某部委牵头,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比如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就负责项目可行性评估。

  对此条线路,中国工程院27位院士、7位专家组成了特高压咨询课题组,课题组认为这是符合“全面严格试验验证方案”要求的方案之一。同时也指出,对于实验示范工程的功能定位、规模、线路长度等,专家的认识不尽一致。

  报告还特别从能源规划不确定、技术、环境影响、设备国产化过程等方面对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风险作出了警告。

  “那段时间,反对意见在媒体上越来越少。即使工程院的报告也被宣传为完全支持国家电网的规划。”10月10日,陈望祥说。

  期间,中国投资协会再次上书中央领导,同时给发改委高层写信,希望特高压电网工程能够先做规划,进行科学论证。

  10月31日,发改委组织召开了一次20多人参加的试验示范工程汇报会,包括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国网公司人员以及发改委的相关官员。会上双方意见争持不下。

  2006年春节之后,一些老专家再次上书中央,再次要求慎重考虑采用特高压技术。今年2月15日和17日,中央两位高层领导分别就此作出批示,请发改委组织专家深入论证,充分了解各方意见。

  一个星期之后,发改委召开了最后一次关于特高压的汇报会。今年8月20日《国家电网报》 报道,此次会议“就中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共识”。此后,那些反对特高压的声音再没在公开场合出现。

  6个月后,这次交锋两年的“论证”画上了句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山西长治-湖北荆门的试验示范工程。“虽然,这只是近60亿元的投资工程,但是为以后4000多亿元的工程做好了准备!”陈望祥说。

  曾参与三峡工程论证的陈望祥对特高压电网试验工程的“论证”并不满意。“什么叫论证?三峡工程就是一个例子,400多位专家分14个专业,开两次大型论证会,完了还反复讨论,向国务院汇报,最终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

  专家会诊

  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得到发改委批准之后,专家质疑的声音在公开场合逐渐减弱,但双方的争论并没有平息。一些专家依然给国家领导人写信,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意见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为此,2006年11月27日,国家电网举办了特高压国际研讨会。

  国际大电网会议秘书长科瓦尔在会议上认为,发展特高压,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方面的问题,这也是1972年特高压特别工作组报告的立场。

  不过一些专家认为,特高压在安全性方面并非尽善尽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林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高压技术适合中国国情,如果把直流和交流组合好,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过,特高压电网建成还需要前端技术,另外在保证运行安全方面还需要付出努力。

  出席论坛的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希望各位专家,继续认真研究、论证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继续交流同步电网的科学规模和科学管理。

  但陈德铭表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最具挑战性的电网工程。国家电网及相关机构为推动中国特高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对于是否发展特高压技术,目前看法已经比较一致,中国政府也作出了研究特高压技术和开展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决定。但是在特高压技术的某些适用领域,尤其是对交流特高压技术的应用以及由此出现的交流同步电网规模扩大大电网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意见还不一致,需进一步讨论。为此,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要求,对特高压的应用一定要充分论证,并经过试验示范工程验证,是非常正确的。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