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6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 正文
 

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调控重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 05:47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上官卫国 费杨生

  刚刚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10.7%,增幅比上半年的10.9%回落0.2个百分点,宏观调控正在取得成效。但接受采访的多数专家认为,宏观调控成效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下一步调控的重点。

  我国经济在上半年呈加速增长势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10.3%,当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增速已处于“合理区间的上限”,央行采取了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加以调控。然而,经济列车继续提速,二季度增速达到11.3%。究其原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出三年来新高。

  为遏制投资过快增长,此后国家多个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宏观调控的“组合拳”轮番上阵: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以特急形式联合下发《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用一个月时间对上半年列入统计范围的总投资一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逐项进行全面清理。

  ———8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9日起上调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遏制过剩的流动性对投资项目资金来源,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成本。

  ———针对一些地方财政严重依赖房地产的“以地生财”现象,9月5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出台,国家将统一制订并公布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租代征”等非法占地行为被禁止,投资过热的另一个源头也受到了严格控制。

  应当看到,这些调控措施正在取得成效。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例,7月份增幅为27.4%,比6月份回落7个多百分点;8月份增幅为21.5%,比7月份回落5.9个百分点;9月份增长23.6%,增幅虽比8月份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前9个月28.2%的增幅。

  有专家指出,我国第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年的比重最高,一般在40%多一些,几乎年年如此,今年也不会例外。因为投资的量多、块头大,所以每年第四季度的投资增长都比较慢。这样看来,今年全年的投资增速仍有望继续有所回落。

  但一些专家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3%,增幅仍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2%,增幅也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这样的投资数据,无论怎么看,仍处于高位。因此,目前决不能轻言投资调控已经到位。也许,需要再坚持一两年,调控才可能真正到位。

  他们认为,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有可能出现投资回报递减,即投资的效率下降。目前已有数据表明我国投资效率过低。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的投资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持,而投资效率过低就意味着信贷回收的前景堪忧。如果这些投资不能收回,结果便是金融系统风险的积累。因此,投资效率过低的情况一旦长期持续,不仅会带来短期的金融风险,长远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对于下一步的调控,专家们认为,首先要运用市场、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使仍在高位的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由于投资增长得到了货币信贷的支持,要更加重视发挥货币政策对投资过快增长的抑制作用。如首选数量型的紧缩政策收缩过度的流动性;采取“小步多次”的升息策略,每次将基准存贷款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抑制货币需求;加大公共市场操作力度,根据情况继续定向对

商业银行发行票据;依据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形势变化,加强和完善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同时,要严格土地管理,并继续以提高技术、节能、环境标准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抑制新开工项目增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410,000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新闻
青海省1至11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 (2006-12-20)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 (2006-12-15)
沁水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6亿元 (2006-12-08)
沁水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6亿元 (2006-12-08)
中国交通行业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达9384亿 (2006-11-23)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超700亿元 (200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