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热钱或藏身于贸易顺差 新增外汇储备可能低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 05:47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热钱出现账面上的负增长,外汇储备低估和贸易顺差高估均有可能,尤其不能排除部分热钱“隐身”于贸易顺差。

  观察近四个月宏观数据可以发现,6月以来新增外汇储备突然下降,新增外汇储备与汇
率变动、贸易顺差、外汇占款变动趋势发生逆转,而这些数据不支持“热钱逃离”之说。

  热钱流入动力实际增强

  按照部分学者的观点,由于人民币汇率目前日常交易中实现了更高的弹性,因而有效地增加了投机成本、狙击了热钱的入侵。从汇改尤其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动来看,波幅确实在扩大,部分交易日已接近0.3%的界限。

  但是如果连续起来看,

人民币汇率波幅的加大不影响中期的汇率走势。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月平均值计算,今年6月以来升值幅度分别是0.106%,0.196%,0.221%,0.458%,升值加快趋势十分明显。投机性强的热钱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

  目前,国内外学者,甚至包括央行在内,已经形成了人民币年升值3-5%的默契。热钱如果流入,无论是流向债市、股市、楼市,势必把这一年升值幅度考虑在内。除非作极短线的投资,否则目前日200个基点的波幅不可能对热钱造成实质性限制。

  新增储备可能低估

  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分别在央行与金融机构的不同报表中得到反映,均体现当月以外币流入流出的总资产的量,理论上二者不应有太大背离,至少趋势应同向。

  从2005年以来的数据观察,新增外汇储备与新增外汇占款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同向变动特点。然而从今年3月份开始,二者之间的背离扩大。5月、6月、9月表现得尤为突出。6月、9月新增外汇占款分别大幅上升到4000亿元、3500亿元左右的高位,而当月新增外汇储备却均下降。

  而从新增外汇储备的绝对量看,6月比5月突然减半,随后外汇储备一直低位徘徊,保持150亿美元左右。在同期贸易顺差连创新高、FDI保持稳定、热钱无明显“退潮”理由的背景下,新增外汇储备突然减少令人怀疑,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

  贸易顺差可能高估

  再观察新增外汇储备与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在近四个月中陡然升高,除了外汇储备低估的可能,也不排除贸易顺差高估的可能性。

  从今年5月开始,贸易顺差连续5个月创历史新高。尽管这一方面体现了出口贸易增长的巨大力量,但另一方面还应具体考虑出口商品贸易方式的结构。可以发现,相对缺乏实物基础的服务贸易方式增长最快。而热钱最容易隐藏在服务贸易出口中。

  以9月为例,出口贸易方式同比增长最快的是租赁贸易、对外承包工程、保税仓库、出料加工等。其中租赁贸易翻了一番还多,其余贸易方式出口额也全部增长50%以上,远高于一般贸易30%的增长速度。

  假设在租赁贸易中,外资以远高于常理的费用租赁我方物资,则热钱很容易以租赁收入的形式合法流入。当然由于国内外衡量服务贸易价格的标准相差很大,目前很难证实贸易定价是否合理。

  无论如何,在当前

人民币升值节奏逐渐清晰、国内债券收益率明显提高、股市吸引力增强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增长放缓显得多少有些蹊跷。对其原因应综合分析,不应简单作出热钱逃离的判断。

  编者按:在央行公布的月度数据中,从7月份开始外汇储备数据连续“失踪”。直到此次9月份金融数据公布,外汇储备数据才浮出水面,但离奇的数字引来更多关注。

  7、8月新增外汇储备少于贸易顺差。按照官方公布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FDI数据计算,从6月开始,热钱出现负增长。部分市场人士据此作出“热钱逃离”的论断。本版将陆续刊登文章展开剖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140,000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热钱”的相关新闻
评论:240亿美元热钱外流利远大于弊 (2006-12-13)
专家房谈: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流出与房价虚高 (2006-12-11)
各国争夺“伊斯兰热钱”(经济观察) (2006-11-03)
百亿地产热钱涌入北京上海广州酒店业 地价高涨(... (2006-10-18)
禹城令国际热钱趋之若鹜 (200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