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华否认绿色GDP计划搁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02:31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宋蕾 发自北京 针对近期出现的“绿色GDP计划可能搁浅”的相关报道,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日前表示,国家统计局仍在积极探索,并“先后进行了4项研究实践工作”。这也是国家统计局的高层首次对此正面回应。
前日,邱晓华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时强调:“绿色GDP作为一个总的目标目前不会实现,这个目标核算任务应分解完成。” 他透露,国家统计局将此分为4个具体任务开展工作:与挪威官方合作开展资源核算的试验;与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进行污染治理的清算统计;和国家林业局合作研究生态林业的资源核算;与水利部和世界银行开展水资源核算的项目研究。 但邱晓华同时表示,绿色GDP的此番设想目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 从宏观角度看,绿色GDP是一个减法,将传统GDP作为被减数,扣除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得出的结果就是绿色国内生产总值。这是对资源、环境的综合核算,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有关专家指出绿色GDP中资源消耗成本可分为水资源、矿物资源、林业生态资源消耗等等;而环境污染成本也可分化为环境污染量的统计和治理环境的成本核算等。其细化后的分支工作很多。 从具体核算项目入手是绿色GDP核算最终成功的一条途径。根据“十一五”规划要求,目前最有可能出台的是能耗这个分支指标。据悉,北京、广州等地的统计局已经开始分季度公布能耗指标。而和国家环保总局一起核算的污染治理成本也较可能成为可操作的另一核算指标。 邱晓华表示,从实物量核算到价值量核算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不可能出台一个全方位核算清楚的绿色GDP。 邱晓华还分析了绿色GDP核算中的工作难点。他指出了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核算受区域影响太大,比如上游的污水排到下游,最终的污染量是界定在上游还是下游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是价格难以准确化,环境的损害如排污、治理费用等因不是市场价格,所以难以用价值的形式量化。 而据《第一财经日报》此前的报道,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环境治理和排污方面的价格政策,使“环境价格”货币化、市场化,以促进对环境污染罚款等行为的规范,使环境治理成本容易纳入各项工程的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