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访华 > 正文
 

曼德尔森只是看上去很硬 九月重审中欧经贸关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03:42 财经时报

  

曼德尔森只是看上去很硬九月重审中欧经贸关系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图片来源:新华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易强

  商务部长薄熙来给了曼德尔森一块糖。《财经时报》从商务部了解到,6月7日上午,在经过四个小时的磋商之后,双方就知识产权(IPR)问题达成一项协议:在几个主要大城市设立“IPR申诉中心”。

  这是这位欧盟贸易委员第三次访问北京。第一次是2005年2月,在他就任欧盟贸易委员后不久。第二次是2005年6月,在中欧达成纺织品协议之后。IPR始终是其访华的焦点问题。

  不过,他这次的态度看上去很强硬。

  2005年11月,欧盟曾经发布一个报告称,仿冒产品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量9%,权利所有者每年损失3000亿美元,“而其中,70%的仿冒产品来自中国”。因此,议员们要求他,不能有丝毫让步。

  在与薄熙来会面之后,曼德尔森与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一起,见证了北京3个主要的零售市场老板的签字仪式。这几位老板承诺,将在他们的商场里保护IPR,清除侵犯IPR的商品。

  重审中欧经贸关系

  不过,IPR并非曼德尔森访华的唯一使命。《财经时报》从欧盟中国商会了解到,市场准入、投资机会,以及多哈回合谈判问题,都将是他与薄熙来以及其他商务部高官磋商的议题。

  而这些问题的磋商结果,将影响欧盟新的对华策略。5月4日,曼德尔森曾经在瑞士的沃尔夫斯堡宣布,欧盟将在多哈谈判取得进展之后,最快在今年9月,重新审查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我将用今年下半年的时间,开始着重考虑欧盟贸易的头等大事,即与中国的贸易关系问题。对我们来说,中国是个机会,也是个挑战,它是全球化在贸易领域的最大挑战。”

  曼德尔森的数据是,1994年到200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年增长率已经达到17%,现在的贸易量已经相当于欧盟1994年的水平。到2020年,中国和印度将占有大约50%的世界制成品市场份额。

  因此,曼德尔森呼吁,欧盟应该在未来几年重新调整贸易政策,以便利用整个亚洲和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势。

  外交策略思变

  曼德尔森在他的报告中表示,欧盟过去是两只眼睛盯住美国,但现在必须用另一只眼睛盯住新兴国家,比如中国、印度和巴西。“我将确定一个新的前瞻性的议程,帮助振兴欧盟的海内外竞争力。”

  实际上,欧盟重审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仅仅是其外交策略调整的一个方面。

  曼德尔森发布报告前不到一个月,在欧盟改革中心以及瑞典议会的组织下,欧盟委员会的高级官员,以及欧盟成员国的外交高官,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一个研讨会,讨论欧盟整体外交的问题。

  会后,欧盟改革中心外交政策部的主管查尔斯·格兰特、马克·莱昂纳多撰写报告,集中了研讨会的主要成果,题为《如何加强欧盟的外交政策》。

  据《财经时报》了解,欧盟高官们的共识是,像以往法国和德国那样,单独和欧盟外第三国(比如中国),签订双边的经贸协议,不利于欧盟的整体利益。欧盟应该寻求更多的合作,以便形成外交合力。

  大方向难有变化

  无疑,曼德尔森在这个时候访华,要背负成员国更多的期望。

  “但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是欧盟的必然选择。大方向不大可能改变。”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外交部的智囊机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室主任董漫远表示。

  这位资深的欧洲问题专家,之所以得出这一乐观结论,是因为在他看来,对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欧盟来说,与中国合作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目前,欧盟各国都面临严酷的国内现实,比如“精英政治”遭遇挑战,社会思潮右倾化等问题。其核心国家包括英、法、德等国,经济竞争力都在下滑。

  “这使欧盟行为能力受限,不敢在提升国际竞争力、经济改革方面迈出实质步伐。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欧盟对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和容量不断扩大的中国的兴趣,当然会逐步提升。”

  曼德尔森的硬币

  因此,对于曼德尔森的强硬姿态,中国没有必要太当真。就像他6月2日在波兰演讲时所承认的,无论是波兰的水管工人,还是中国的纺织工人,对传统欧盟各国来说,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

  这枚硬币指的就是,欧盟各国的传统行业竞争力下降,由此而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纺织品问题如此,中国鞋问题、汽车零部件问题、技术转让问题,以及拒绝给予市场经济地位,也都是如此。

  在到达中国的前一天(6月4日),曼德尔森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希望在技术转让中获利,但是,“前提是它必须保护IPR,必须建立相关法律的执行体系。”

  这或许是磁悬浮项目受阻的原因。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前不久达成的沪杭磁悬浮项目上,德国“并未答应转让相关技术”。

  “从曼德尔森的表态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德国的这种做法,或许是为了配合欧盟贸易委员会,方便其在IPR以及相关问题上,迫使中国政府接受更多条件。”一位西方媒体记者告诉《财经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