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打造城市联合体成为中部崛起迫切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0:00 新华网

  

打造城市联合体成为中部崛起迫切选择

京津冀都市圈 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华网5月19日消息:《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19期刊登文章《2006区域战略规划春季观察》。文章指出,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加快推进城市圈建设是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总体性规划缺乏的情况下,西部省区应在区域性特色产业规划上有所突破。全文如下:

  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纲
要中,国家发改委已先行在京津冀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启动了区域规划试点,目的是促进解决两个区域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同时也为区域规划工作的全面展开积累经验。

  今年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开发等几个工作会议,表明继京津冀、“长三角”之后,中部六省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新增长极,它将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一起,开启一个区域发展的新时代。

  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规划试点令人期盼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鼓励东部率先发展,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发改委已经于4月18日起面向社会征求对京津冀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这两个规划将涉及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城镇体系建设布局、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分工与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体系等主要内容。对于“长三角”诸城市而言,包括“长三角”诸多港口如何整合、会不会有新的发展带、核心产业如何布局等争论已久的问题,将在规划中得到答案。

  与上海浦东成为整个“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相呼应,滨海新区正在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龙头。去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先后到滨海新区考察工作,强调要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4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会上,国务院正式批准滨海新区进行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可以相信,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区域规划试点的正式启动,将对其他几个区域的规划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东北振兴规划 定位三省未来发展方向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目前,有关东北地区的振兴规划已进入关键阶段。2月28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和国家发改委召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工作方案》,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据悉,《东北振兴规划》框架目前已经成型,《规划》锁定了八大重点:空间布局方案的设计与优选;产业发展与基地建设;城镇体系建设与布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与建设布局;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与能源区域合作;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关专家指出,这些也是未来规划的方向和振兴东北的纲领。其中,空间布局设计、产业基地布局、城镇功能重组将会重新定位东北三省未来的发展方向。东北地区将被划分为三类综合功能区:重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重点保护区域。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1月16日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东北振兴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开局良好,下一阶段将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包括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搞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总之,东北振兴规划将不仅仅为东北三省提供振兴指导,更为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提供参考,其示范和先导意义值得关注。

  重视区域规划、打造城市联合体已成中部崛起最迫切选择

  目前,中部崛起已经正式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十一五”规划,中部地区要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确定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概括起来是“两个延伸”、“两个支持”。“两个延伸”,即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向中部地区的重点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延伸;西部地区的政策向中部延伸,主要是指对西部强力扶持的政策往中部山区、老区、贫困地区等地方延伸。“两个支持”,一个是支持粮食产业发展;一个是支持中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和交通、现代物流、流通体系建设,支持中部地区加强新农村建设,支持中部地区包括中原城市群在内的城市群发展。

  但是,目前中部各省仍存在着产业结构演进过偏、经济体制僵化、资产投入和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工业产品结构趋同、对外开放程度低等六大“软肋”。因此,中部要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级,需要改各自博弈为携手共赢,重点在区域整体规划上实现突破,打造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经济网络框架。

  我们注意到,在整个“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央只有在中部崛起这个问题上使用了“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的提法。由此可见,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思路。目前,河南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山西省今年也正式提出要支持省城太原的率先发展,逐步形成太原城市经济圈,建设“大太原经济圈”的战略思路。可以说,能否在中心城市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圈建设上实现突破,是决定中部诸省能否实现崛起的一个战略关键点。

  西部开发应在特色规划上加快步伐重点突破

  4月18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温家宝总理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完善政策,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按照会议部署,今年西部大开发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是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五是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六是建立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有效机制。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要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因此,在目前还没有总体性规划的情况下,西部省区应在区域性特色产业规划上有所突破,弥补整个大开发工作在规划方面的空白。

  根据目前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整体部署,西部特色规划应重点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促进重点地带、重点城市的特色化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加强长江上游和关中地区等重点经济带、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资源富集区、重要口岸等四类地区的开发。二是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使西部地区能源及

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等6类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特色资源加工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在竞争中产生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
知识产权
、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三是通过特色产业规划等促进东中西协调互动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机制创新,真正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良性互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对西部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西部地区人才开发、西部开发立法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的工作。

  4月20日,在贵阳花溪召开的“新农村建设与农家乐发展”西部论坛上,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曹玉书透露,国家将对西部地区的六大产业、四大地区和上百个企业和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具体内容包括:在项目审批上,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西部的项目;财政上,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税负减免;资金上,提供必要的贷款支持;用地上,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给予保证。曹玉书还透露,国家还在研究考虑出台一个鼓励东部企业家到西部投资的政策文件。这些都应该说是西部特色产业规划的利好因素。

  总之,以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规划启动为标志,以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以及西部大开发为展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区域经济全面推进的时代。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城市一体化进而从整体上推动区域战略的统筹发展,是各省区“十一五”区域战略规划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坚持把区域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要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注重城镇建设和区域发展相统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筑城乡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尤其要特别重视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一体化,重视规划、交通、通信、市场和生态等在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等不同层面的有效对接。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级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思路、手段等都面临根本性的转变。区域间人员、物资、信息、资金等各种要素的流动平台必须顺畅和平整。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协调利益、调整标准、放宽权限、统一规则,建设良好的制度平台,是对地方政府和领导的最大挑战。而建设这样的制度平台,正是推动整个中国市场一体化,推动整个

中国经济管理体制转型的最大机遇。

  我们准备好了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5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