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称过去5年政府对教育至少少投入7000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6:16 东方早报 | |||||||||
早报驻京记者 吴玉蓉 综合报道 教育,这个备受百姓关心的问题,又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表示,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央和地方政府至少对教育少投入了7000亿元。
“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他的生存和发展,教育不公平就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教育公平,政府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昨日说。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以此计算,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央和地方政府至少对教育少投入了7000亿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用了20分钟向参加全国人大北京团的代表们算了一笔教育账。 与此同时,昨日下午,在科协组小组讨论会上,殷鸿福委员表示,近年来,虽然财政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却逐年下降,“这个‘降法’应该有说法。”殷鸿福说。 教育支出比例逐年下降 “我想问一下,教育到底该投多少钱?”殷鸿福委员的开场白,一下就吸引了众多委员的目光。 “我收集了资料,大致计算了一下。”中国地质(武汉)大学原校长殷鸿福委员不紧不慢地给大家算了一笔账,200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而全国教育支出为3951.59亿元,科技支出为991.56亿元,“全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是2.16%。” “这两个数字都太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殷鸿福委员接着说,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按照规划,到2000年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但这些年,这一比例从来没有达到过,2002年最高也只达到3.41%。 “一边是财政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一边是全国教育支出比例逐年下降。这个‘降法’应该有说法。”殷鸿福委员进一步摆出事实,“中国的教育投入水平到底处于什么程度?我查了一下,1995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是5.2%,高收入国家平均在5.5%以上,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国际上当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至1000美元时,这个比例的下限是4%。” “我们的教育投入水平太低了。”殷鸿福委员说,“教育投入事关人才问题,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不舍得投入,怎么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建设新农村,也离不开教育。如果农村人口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永远翻不了身。只有教育上来了,才能把广大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源,农村才能跟上城市的步伐。 中央需增加教育投入 “农村教育投入够不够?我认为不够。免除学杂费,我们都十分拥护,但教育还是要增加投入。”殷鸿福委员充满忧虑,“老百姓说,再穷不能穷孩子;财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在3900多亿元的国家教育支出中,中央财政负担的教育支出仅384.38亿元。教育投入还是要中央多投,地方本来就穷,负担过多最后还是转移到农民和市民身上。” 对此,政协教育界别组沈士团说,早在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时,就有委员提出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尽快实现4%目标的提案,2004年9月,财政部的回复中写道:今后各级政府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定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比重的增长幅度,争取2007年达到7%,“可令人遗憾的是,此后不但没能看到4%目标的实现,反而等来了跌入谷底的结果。”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示非常赞同沈士团的发言,并表示国家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中都有相应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