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GDP预计增长8%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06:48 新京报 | |||||||||
建设新农村、解决房价上涨过快、节能降耗等问题,成为政府今年主要任务 报告提要 总结了2005年政府做的主要工作后,温家宝列举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偏高;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涉及
温家宝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深分析 8%目标:高了?低了? 昨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0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这一速度与2005年预期指标持平,但相比连续3年平均10%的速度,低了两个百分点。设定8%,是高了,还是低了? 过快过慢都不行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是近年来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要解决中国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加快发展,而保持中国经济这条大船平稳较快地运行,防止大的颠簸和起落,避免风险就显得更为重要。 从这两年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运行绷得还比较紧,资源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因此,速度也不能定得太高,不能把连续3年增长10%作为制定近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依据。 不过,8%左右的增长速度,虽然比近几年低一些,但却高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7.5%的预期速度。 “从市场需求和资金等条件来看,这个发展速度也是能够支撑的。”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说。 8%里面不能掺水 “问题主要不在于速度多少,关键是要一个挤不出水分的数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秦池江说:“如果各地上报的数据都非常扎实,哪怕是7%甚至6%,也都没有关系。” 从现实看,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质量和效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王一鸣研究员认为,要防止地方层层加码追求速度攀比,一味牺牲质量和效益。 解读 中央财政3397亿支持“三农” 关键词1 新农村建设 报告摘要: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 报告解读:针对报告中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农业税彻底取消,增加对农村教育和医疗投入方面“真金白银”的数字,此间分析人士指出,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标今年将全面启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并非一个新概念,在党和政府文件中曾多次出现。但是以前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追求的憧憬和发展的方向。“而这次的提出,则是既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把它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 “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政府有了比以往更多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实力,也更有条件去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陈锡文说。 “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画地为牢,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针对目前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跳出“三农” 抓“三农”。实质就是加快健全以工促农、以城镇带乡村的运行机制。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促进农民跳出“三农”兴“三农”,“减少农民”从而“富裕农民”。 能耗指标首进宏观调控目标 关键词2 环境能源 报告摘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 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信息发布制度。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情况。 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报告解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能耗指标与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并列成为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能源经济学的重要指标,但把它上升到经济政策这么重要的位置,在世界各国中是罕见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姜鑫民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今后将成为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效益的一项“硬指标”。 在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以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持了经济翻两番。但在这一轮以投资为主要拉力的经济增长期中,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明显增长,能源弹性系数大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美国的4倍以上,这表明中国在节能降耗上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如何解决实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能源供应问题,也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 调控房价重点发展经济适用房 关键词3 物价调控 报告摘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 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整顿规范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秩序。 报告解读:相对于去年1.8%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今年3%的调控目标留有了一定的余地。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价格改革的描述,我们能够发现背后的深意。“价格改革的重点,是逐步理顺和完善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尤其要考虑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今年物价调控指标定得比上年实际情况略高,是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必须调整,会对其他行业产生关联影响,会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这项改革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公共事业服务价格还要调整,水、垃圾处理、公交等公共服务价格很多还要财政补贴。一些地方已经作了调整,也会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但这方面的调整国家会控制幅度。 ———国际市场价格。我国能源原材料进口量相当大,而这几年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必然会影响居民消费价格。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