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收藏 > 书画 > 正文
 

三类年画是收藏佳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03:33 每日经济新闻

  方翔东方财经[2006-02-13]

  

三类年画是收藏佳品

  过年贴年画,曾经是春节期间重要的活动。“胖娃娃”、“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这些传统年画几百年来曾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家庭。虽然目前这个习俗已经逐渐
消逝了,但是其中所蕴涵文化传统却永远不会消失,而这正是年画收藏投资的“基石”。

  年画也能拍出天价

  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火爆,带动了许多处于边缘的收藏品,年画就是其中的一类。广州嘉德拍卖行还曾专门推出过年画专场拍卖会,其中一对《尉迟恭沥粉金门神》和《秦琼沥粉金门神》天津清初木板年画拍出9.02万元高价,开创我国年画拍卖纪录。

  除了传统题材的年画之外,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年画以及新中国的年画在拍卖市场也都曾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

  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周慕桥的一幅月份牌画原稿以3.3万元落槌;赵白山推出的藏族、高山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月份牌画出版原稿(图1),成交价为19800元,至于新中国年画的原稿,由于都出自名家之手,目前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红色题材中的一员。而普通的月份牌年画以及新中国的年画印刷品的价格,目前也在几十至几百元之间。

  年画收藏“墙内开花墙外香”

  年画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是民间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也是广大群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

  著名年画专家王树村先生曾指出:年画的创作中有三诀:“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这正是中国木版年画的艺术魅力和创作原则,也是传统民间艺术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目前,年画收藏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境地。在美国以及欧洲各国的博物馆中,中国木刻年画的收藏相当丰富,而在我国的博物馆中,珍贵的年画却非常少见。可喜的是,最近几年,喜欢年画、收藏年画的人开始多起来,整个市场处于逐渐兴起的局面。

  三类年画值得关注

  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就像目前活跃在国际上的日本浮世绘,当年只是被用作包封纸。虽然目前国内的年画市场比较“冷清”,但这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关专家表示,收藏及投资者可关注三类年画:

  首先是古木版年画。古木刻版年画至今已属凤毛麟角,价值不菲。随着全国各大艺术市场古版画的拍卖亮相,价值仍在攀升,同时也受到美术出版界、民俗研究专家的追捧,古木刻版年画可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瑰宝。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古木版年画是当时社会风俗的一种体现,因此需要对当时的一些习俗有所了解。民间艺人中有这样的说法流传:“一黑二粉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严墙上挂,喜庆又红火”。同时,同一题材的年画也有很大的差距,就以前面提到的门神年画,画门神则必须考究容貌、服饰、冠戴、手捧物、表情等等的细节。尉迟恭和秦琼门神年画并不少见,但在拍卖市场上之所以能拍出高价,就是因为其绘画的精致。

  其次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年画。像《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年画,就是当时的四川绵竹年画艺人以《天下舆图》绘刻成年画。既便于携带,又适合悬挂。像张仃、古一舟、彦涵、吕学勤等老一代艺术家创作的解放区年画,在传承中国年画的传统和基础上有所创新,显得生机盎然。在拍卖会上,像《纺织互助》、《学文化》、《人民代表选举大会》(图2)等年画都拍出了佳绩。上海的收藏者,还可以特别关注海派年画。像建国初期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年画,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对绘画爱好者及新年画的创作设计,有着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