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民营经济从2001到2005(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02:56 中华工商时报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程路

  金融创新破解融资难

  第三个方向,在融资和试水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民营企业在这五年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以2002年《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为节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点,已经
完全转向通过金融创新和市场化手段,扶持的力度渐渐加大。

  目前我国城市集体企业、农村乡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个体与民营企业等非国有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2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到了70%和45%,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这说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运转的助推器。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却十分的匮乏,普遍出现“贫血症”。银行信贷资金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获得的支持却很有限。据统计,到2005年9月底,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但非公有制企业短期贷款较上年同期少增216亿元;在短期贷款构成中,非公有制企业仅占14.4%,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为1.1%;三资企业为4%。在资本市场上,由于直接融资门槛较高,使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望而却步,中小板块也只是杯水车薪,只能在短期内解决少数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虽然上海等几个省市建立了担保机构,意图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但是这些担保机构也要依靠金融机构资金,运行中仍然僧多粥少。据浙江省调查,全省获担保的个体私营企业仅占全部企业总数的0.045%,平均每笔业务仅100万元左右。

  在走投无门的情况下,企业只好寻求高利贷或者其他融资手段。最近,国家统计局对2434家民营企业融资情况的一项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部分流动资金来自高利贷,高利贷利息一般为年息18%-25%,是银行正常利息的3到5倍。

  相比较而言,这点利息只能算是小损失。在刚刚走过的五年中,民营企业在寻求融资以及试水资本市场的过程中,由于无奈、无知、盲目和贪婪,付出了沉重代价。

  ———曾在

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第三的仰融,2002年10月18日,被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10月24日,排名第二富豪的杨斌,因涉嫌非法占用土地和违法开发房产项目等犯罪问题被沈阳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并监视居住;

  ———2003年9月初,上海“首富”、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正毅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上海市公安机关依法予以逮捕;

  ———2004年8月31日,德隆集团三大“嫡亲”———

湘火炬、合金投资和天山股份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方和关联方新疆德隆集团、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屯河集团都将其拥有的全部资产全权托管给华融公司,表明曾经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德隆集团彻底瓦解;

  ———2005年也是个多事之秋。3月24日,31岁的张海被广东佛山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罪名是涉嫌挪用

健力宝巨额资金;6月,金正董事长万平涉嫌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案在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罪名职务侵占,处15年有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并追回犯罪所得3200多万元;7月29日,格林柯尔系企业领军人物顾雏军在北京被拘,随后引发格林柯尔系“亿元讨债案”,倾五年之力搭建的格林柯尔系,在短短一个月内陷于坍塌;到年底,12月14日,武汉市检察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两项罪名,对德隆系核心人物唐万新等提起公诉,12月27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也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宣判了“德隆系刑事第一案”的罪与罚,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民营金融集团不仅灰飞烟灭,而且在诸多领域造成严重后果。

  近两三年来,以德隆、科龙、健力宝等为代表的大型民营企业相继出事,更多的企业资金链紧张,步履蹒跚。这种普遍现象既暴露了企业在成长中的决策失误、管理漏洞,以及企业家们打擦边球、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也揭示出民企的融资困境及诸多社会问题。

  为了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国家从1999年开始就连续出台了许多政策,2002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就是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标志,此后运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解决融资难就成为主流观点。

  2002年10月7日,浙江金义集团与新加坡上市公司电子体育世界签约,成为国内首家在新加坡借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私营企业有336家,在香港有119家,在美国有66家,在新加坡有50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5日,中国搜索引擎企业百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挂牌上市,交易首日,百度股价从66美元狂飙到122.54美元,涨幅达到了疯狂的353.85%,创造了美国股市5年来新上市公司首日涨幅之最,百度也在一夜之间成为纳斯达克股价最高的中国公司,一批亿万、千万、百万富翁由此诞生。同时,我们也看到,海内外资本市场在提供宝贵资金的同时,也对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香港上市的民企板块频遭质疑,财富大蒸发也给了初试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上了一堂代价高昂的资本课。

  2004年6月,以新和成上市为标志,千呼万唤的中小企业板终于开张了,目前已有50家中小企业进场挂牌交易。

  到2005年,金融领域的新政不断推出,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到位和发挥功效,民营企业在金融领域获得的扶持将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实质性。

  ———证监会在逐步完善中小企业板块,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鼓励到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继续加大了支持力度;商务部和中国出口信保公司对开发适应中小企业的保险产品和承保模式等提出了新措施,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5年7月28日,银监会发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从政策、机制、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对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提出了具体措施,为增加对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创造了必要条件;

  ———2005年11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境外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即75号文),对境内外资产置换行为的控制开了一个口子,这意味着民营企业海外“红筹上市”禁而复开;

  ———2005年11月初,横店集团和万向钱潮公司获准分别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亿元和6亿元的一年期的短期融资券。这也是自2005年短期融资券重新启动以来的民营企业首次获得这样的机会。据透露,融资券的发行成本,即使包括各项中介费用后仍在3.5%以内,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财务费用。所以,现在央行备案待批的额度已超过1000亿元;

  ———2005年11月24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内蒙古包头市商业银行、浙江台州市商业银行分别签订《微小企业贷款项目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国家开

  发银行正式启动了“中国商业可持续微小企业融资项目”。这是国家开发银行社会瓶颈业务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初步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通过这个项目,每个月将为10多万个体经营者和微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平均单笔贷款金额4万元左右,单笔最大额度不超过50万元。随后,国家开发银行与江苏省常州市商业银行也已达成了微小企业贷款业务合作意向。截止到2005年第三季度末,国家开发银行开展的“两台一组”(贷款平台、担保平台和群众组织)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已累计向担保公司发放软贷款24亿元。

  在2005年9月份的时候,就有国家发改委的人士透露,国家正在抓紧研究和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国家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嗷嗷待哺的广大民营企业来说,虽然这些政策还只是镜花水月,解不了燃眉之急,但毕竟有了一个盼头。

  民企成为“走出去”实践者

  第四个方向,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十五”期间的民营企业是国家“走出去”战略最积极的实践者,是推动外贸持续增长的生力军,但以2004年西班牙烧鞋事件为节点,民营企业现行的外贸出口和竞争模式遭遇了严峻挑战。

  2004年11月20日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一跃而为全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预计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38万亿美元。我们之所以能在短短3年时间里实现外贸总额翻一番的目标(2001年进出口总额仅为5100亿美元),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生力军。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努力就没有停止过。只是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国家放开私营企业进出口经营限制之后,以及2003年外贸法颁布,规定自然人也可以以个人身份开展进出口贸易之后,这种尝试和探索才显得更加波澜壮阔。联想、中兴、万向、华为、TCL、天狮、力帆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率先开展跨国经营,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改进营销战略和战术,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榜样,成为“走出去”战略最积极的实践者。其中“联想模式”(海外收购)、“海尔模式”(创立品牌、海外设厂)、“中兴模式”(产品先进入第三世界,继而进军欧美),最具代表性。

  2004年12月8日,联想正式收购IBM PC业务,成为了仅次于戴尔与惠普的全球第三大电脑厂商。一年后的今天,整合目标基本完成,新联想运行顺畅,业绩提升。联想“蛇吞象”般地把比自己大3倍的IBM个人电脑业务拿下,可以说是完成了一次国内民营企业海外购并的经典之举。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收购雅虎中国所有业务,包括门户网站、雅虎搜索、即时通讯及拍卖业务等,同时还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这笔买卖成为了10年来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大一笔并购案。

  实事求是地分析,民营企业跨出国门是一种内在的冲动,是外部竞争的压力和资本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我国民营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生产和投资能力。私营企业拥有的资本金达到5.8万亿元,是2000年1.33万亿元的4.5倍,并且在彩电、冰箱、服装鞋帽、玩具、微波炉、洗衣机、空调、摩托车、水泥等行业和部分服务领域拥有“世界工厂”级别的生产和竞争实力。

  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由于民营企业对外拓展势头很猛,国外对我国民营企业又不很了解,所以常常与国外的贸易保护策略“迎头相撞”,屡屡成为“两反一保”及特保立案调查的“重灾区”。据统计,2002年以来,我国71%的企业和39%的产品不同程度地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损失重大;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宗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别调查,反倾销案正逐年上升。

  面对这种情况,有一些民营企业组织起来积极应诉,相当多的则选择了放弃。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03年7月,一度引起国内各界高度关注的欧盟打火机厂商指控中国倾销一案宣布无条件撤诉,温州打火机行业的民营企业,在调查过程中多方游说,表现得更为积极、活跃,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和智慧。

  除反倾销问题之外,近两年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

  ———2004年9月16日晚,西班牙东南小城埃尔切,一把火烧毁了中国鞋城里温州商人价值100多万欧元的鞋子。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9月23日和9月30日,埃尔切又发生两起针对中国鞋商的抗议活动;

  ———2005年3月12日晚,大批莫斯科警察突然来到距莫斯科市南区约14公里的萨达沃特花鸟市场,强行拉走了储放在该市场集装箱仓库里价值8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中国鞋。俄国警方的理由是这些货物没有通过正规的报关手续入境,货物属走私物品;

  2005年11月4日深夜,巴黎的骚乱蔓延到巴黎北部近郊的华人仓库。集中了数百家华人进出口商铺的巴黎北郊奥拜赫维里耶也有多家华商仓库被大火焚毁,被烧的华商仓库数量超过10家,最大面积的达9000平方米,损失严重。

  这几起事件成因不同,但都再度凸现出中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特别是提示企业在对外投资时,要看到理想中的自由贸易与现实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一对矛盾,相互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

  一方面,民营企业要了解外贸领域和W TO的基本知识和规则。通过学习、引进人才、聘请中介机构等方式,增强法律意识,掌握国际贸易规则;

  另一方面,要学习和了解出口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和背景,不仅要有商界、民间的交流,还要与当地主流社会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沟通,同时关心、关注当地社会发展状况和公益事业,减少因文化的差异而带来的不必要的误解,逐步树立新华商的良好形象。很多恶性事件,是完全可以通过沟通,进而相互理解、相互妥协而避免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事件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的民营企业必须要看到繁荣背后的危机。要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逐步调整低价格、低档次、高消耗的产业和产品结构,避免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开发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如前所述,我认为中国民营经济走过“十五”计划、走过2005年之后,似乎进入了这样一个境界:从外部看,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意识等各个层面,它都已经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主体,一个正常的“公民”;从自身看,经过27年的世界罕见的超常规发展,它在国家宏观形势的影响下,开始转入一个大的调整期。它就好像一艘刚刚闯过急流险滩,斗过狂风恶浪的航船,面对展现在眼前的一碧万顷的航程,要停顿一下,喘口气,歇歇脚,检查整理一下船帆桅杆,然后它必将会选准方向,把稳舵轮,全速前行!从它的这种发展态势看,经过这五年,中国民营经济变得更理性,更稳健了!

  民营经济五大发展趋势

  全国工商联不久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宏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化的大好形势下,展望未来五年,中国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发展将呈现五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趋势之一:发展速度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增长率将高于全国平均速度的50%左右,占全国GDP的比重将达到40%以上,全部民营经济将达到3/4左右;

  ———趋势之二:企业规模继续明显扩大,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将形成。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金规模将增长60%以上,达到户均250万元左右;将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进入最大1000家工业企业,进入全国500强企业,可能有几家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趋势之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向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更大拓展,技术不断升级、产品档次更加提高。民营企业继续在轻纺商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体地位;在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产业领域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在其中的部分中小类行业将占主体地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将出现;

  ———趋势之四:企业治理结构不断规范与完善,人才结构和员工素质进一步提升。私营企业中的公司制企业比例和海内外上市公司中的私营企业比例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中的家族与专家结合型管理进一步发展,企业治理结构更加走规范、合理和现代;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进入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普通员工素质进一步提高;

  ———趋势之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在国家的倡导和社会舆论的宣传监督下,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制度的相应建立和社会责任行为的具体履行。这一切,将推动民营企业进一步成为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民营经济必定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难得机遇,在宏伟的“十一五”期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关报道:

    中国民营经济从2001到2005:取得长足发展(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