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政协委员称单纯调控人口数量会阻止人才进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 09:43 京华时报

  

政协委员称单纯调控人口数量会阻止人才进京

市政协委员王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本报记者 李贵明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一味调控人口数量的结果会阻止优秀人才进京。”昨天,《科学设立并努力实现北京市人口规划多元目标的政策建议》的起草单位相关负责人、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王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解读了调研报告的核心内容,并提出了针对北京人口现状的解决办法。

  不能单纯调控进京人数

  记者:报告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王琳:我们提出北京不能单纯调控人口数量,那样会阻止外来人口进京。从时间上说,在2008年大型奥运场馆竣工后,在北京从事体力工作的外来人口会自动退出北京,如果一味单纯地调控人口数量,会阻止优秀人才进京。所以,我们把“十一五”期间首都人口发展过程中的三大难题定位为人口规模调控、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客观地讲,设立北京人口规划的多元目标是对北京几十年城市人口规划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城市人口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深化认识。

  外来人才可缓解老龄化

  记者:外来优秀人才除了对北京建设有益外,还有什么作用?

  王琳:整体说来,北京户籍人口的增长变化主要受到总和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的影响。现在一说起外来人口,有些人就会觉得外来人口是低素质、低文凭,其实不是,一些在科研院所工作的人很多都是外来人口。外来优秀人才以年轻人为主,引进外来人才可破解北京人口老龄化问题。最起码,10到15年后,可缓解北京人口老龄化状况。

  人才未转化成经济优势

  记者:北京高校云集,人才很多。这些人才消化的瓶颈在哪里?

  王琳:这些人力资源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这是北京目前在人口素质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毕业生由于在北京没有很好的就业环境,会流向上海、广东等地,这不利于首都的建设。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北京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现有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供需的结构性错位和缺位,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偏低,第一、第二产业专业技术力量稍显单薄。

  新城缺乏就业岗位支持

  记者:按照规划,新城承担着中心城人口转移的功能,具体来说新城如何实现这一功能呢?

  王琳:目前,新城没有相应的产业来解决中心城疏散到此的人口就业,导致城区经济高度集中,居民的交通成本和生活成本增加,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长期以来,北京实行的是单中心功能分区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分散的产业布局结构,因此人口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步形成,而且有逐步强化的发展态势。到2000年,北京平均每个卫星城的人口规模只有10多万,离15万的城镇“门槛”人口规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报告将为决策提供依据

  记者:政协会议结束后,调研报告会移交相关部门吗?

  王琳: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结束后,这份报告将提交到市委统战部,统战部将把调研报告移交到相关部门,调研报告将为部门决策时提供依据。报告将为各级政府加强公共财政投入对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以及制定科学政策提供有利的依据,为政府对首都安全的人口预警机制以及应急处理体系的深入研究,强化人口综合管理和

宏观调控机制做参考。人口因素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人口发展也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因此制定出战略性、前瞩性、导向性和全局性的“十一五”人口规划对北京未来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赵升

  背后故事

  最初调研报告有失偏颇

  从去年1月立项到8月,调研报告的初稿才写出来。但是,当时调研报告提出的人口规划仅仅是调控北京人口的数量,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被否决掉了。10月份,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田麦久提出,报告的立意应该在“多元”两字。就是说,北京人口规划应该完全摒弃以往仅仅调控人口数量,还应该关注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11月份,调研报告才定稿。

  请国家计生委专家支招

  调研报告立项后,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有关人口规划的大小研讨会一共开了10多次,还专门把国家计生委的专家请进门,让他们为人口规划支招。此外,北大人口研究所陆杰华教授本身就是一个“资料库”,为了这份调研报告,他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还把目光投向了东京、首尔等外国首都的人口规划政策。

  本报记者赵升

  相关建言

  调控人口不如调控法人

  北京人口学会副会长、首都经贸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黄荣清教授认为,严格调控法人单位的数量,比一味地调控人口效果应该要好。

  黄荣清说,北京现在集政治、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国际交流,甚至是现代工业等多重中心为一身,肯定会吸引大量人口流入,而一个城市承担的功能毕竟是有限的。

  “北京人口单靠行政或法律手段很难调控。”黄荣清说,目前很多大学、企业都设在北京,而全国2800多个县市都纷纷在京设置驻京办事处,每一个法人单位的设置都会吸引一大批人口,而如果严格调控法人单位的数量,比一味地调控人口效果应该要好。比如一些大学或者科研机构完全可以放到周边城市或省份。

  黄荣清坦言,调控法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冲突。随着京津冀都市圈的建立,解决北京人口问题,最重要的是限制其功能,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用调控住宅来调控人口

  “我觉得调控人口规模应该与调控住宅建设综合来考虑。”市人大代表李建军认为,住宅要建在土地上,我们可以通过调控建设用地,来调控住宅的面积、速度和规模,达到实现调控人口的宏观目标。

  李建军说,北京市“十五”计划已经基本完成,但人口规划的调控目标没有实现,比较遗憾。“十一五”规划中提出,预计在2010年力争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我认为这是一个难题。因为北京现在的人口已经突破了1500万,如果人口的宏观调控搞不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不可能像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用行政的手段去调控人口。”李建军说,今后要建设的通州、顺义、

亦庄三座重点新城,通过新城建设,可使人口的布局更趋合理。

  本报记者潘澄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