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5年GDP增长可能超10% 总量必然超法赶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杨茜 发自北京

  不仅是这名“运动员”所跑过的里程,还有他的跑步速度,均被低估了。这名“运动员”就是中国。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1979-200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比原先的核算数
提高了0.2个百分点。”

  20天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也向中外媒体宣布了“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被低估了2.3万亿”的事实。

  三产“口子”越拉越大

  “经济普查反映出来的GDP数据的变化是多年累积的结果。因此,需要对经济普查前一定时期的历史数据进行修订。”但是,国家统计局没有对1978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全盘修订,而只是从1993年开始。

  “(这是因为)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低估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在1992年,我们曾进行了第三产业普查,此前的历史数据已经进行过修订。”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解释。

  数据修订前后的对比显示,第三产业产值以及所占GDP的比重在1993年以后的年份里,“缺口”越拉越大。以产值为例,1993年第三产业的历史数据为 11324 亿元,修订数据为11992亿元,“缺口”为658亿元。但到了2003年,这个“缺口”已经扩大到了17130 亿元。

  相应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1993年,历史数据显示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32.7%,修订后这一比重提高为33.9%。10年后,修订后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41.5%,与历史数据拉开了8.1个百分点。

  但是,“缺口”并不仅限于第三产业。修订数据显示,第一、第二产业产值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误差。

  重新审视

中国经济

  据国家统计局介绍,此番修订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历史可比性,同时也是遵照国际惯例行事。在修订方法上,选择了国际上常用的趋势离差法。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公告,趋势离差法主要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是先利用1992年和2004年年快报的核算数,计算出其间的趋势值;第二步同理计算出与经济普查数据之间的新趋势值;然后再计算1993年至2003年原有历史数据的趋势值和实际值的比例系数;最后,利用上述比例系数调整新的历史数据趋势值,得到历史数据的修正值。

  在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此前举行的研讨会上,不少学者表示,统计数据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一些判断。

  “这样看起来,投资并没那么可怕。”该中心研究员袁钢明重新审视了投资与消费的比例。

  财政部研究所副所长贾康也表示,如果联系宏观形势来判断,首先是完成“十一五”的目标就很容易了。不仅如此,GDP数据调整后,财政赤字最高是3.1%,现在应该在3%以下,风险系数下降了。此外,原先说的税收占到了GDP20%的比重,现在看来也达不到了。

  “中国GDP的块头大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也将加大;此外,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也将有所下降,并没有此前所说的那么糟。”但在法国巴黎百富勤

证券公司董事及总经济师陈兴动看来,数据调整后,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将随之加大。“就拿联合国的会费来讲,肯定也要增加。”

  2005年GDP或跃过10%

  “增速提高后,我估计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在原先预测的基础上至少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10.4%以上。”袁钢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在本月1日举行的“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也调高了2005年GDP增长速度,达到9.8%。此前,官方的预测结果为9.4%。

  “这一次调整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

意大利了,2005年必然会超法赶英。”陈兴动的语气很是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从目前的修订数据来看,在总量扩大、速度提高的双重因素下,2005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确是会让原先的很多研究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另据国家统计局一位官员透露,2005年经济增长将有可能达到10%以上。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