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黄皮书预测全球商品价格拐点2006年现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07:04 北京现代商报 | |||||||||
昨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世界经济与国际形势报告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在会上发布了世界经济黄皮书《2005-2006: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黄皮书”)。李向阳在会上指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方向、油价的走势及其影响和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等是2006年值得关注的问题。 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国经济调整
“所谓全球经济失衡,简单说就是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经常收支账户过大。”李向阳说。 黄皮书指出,全球收支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和迅速上升的净对外债务以及亚洲国家大量的对美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 为什么把美国的失衡简称为全球经济失衡?李向阳解释说:“美国的年度对外经常收支账户总额相当于全球主要国家顺差的75%,也就是说全球顺差的四分之三对应的是美国的逆差,从这个意义上,美国的失衡就是全球的失衡。” 李向阳认为“现在失衡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问题,未来的关键问题是调整的方向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方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出路。” 据悉,今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报告曾指出,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的问题,美国自身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世界其他的国家必须配合美国来解决这个问题。全球经济失衡未来的调整,不仅直接影响到美元的直接走势,而且影响到全球经济的走势,影响到全球汇率以及全球的贸易政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黄皮书中认为,美国自己调整贸易逆差的方式有六种:美元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美元恶性被动贬值、亚洲货币主动升值、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缓慢贬值、美国缩减政府支出、美国调整居民的消费储蓄和投资结构。 而不论何种方式,由于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一定伴随着贸易逆差的缩小和美元汇率的波动,因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肯定的,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储备资产、人民币汇率以及宏观经济稳定上,所以相应中国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对外政策上也应有所调整。 高油价与石油美元流动 国际油价的问题一直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 “未来一段时间内关键是油价的影响。”李向阳指出。 黄皮书中预测,世界石油市场将进入一个高油价时期。但是,这个高油价是相对概念,即不会 如同有些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估计的,油价暴涨到冲破100-120美元/桶。 “但我们现在需要关心的是如果油价持续停留在高位,谁将最早受到它的负面冲击。我想多数人认为发展国家,尤其是所谓的东亚新兴经济体,一方面这些国家他们抵御石油价格上涨的能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他们同时又是对外石油进口依存度高的经济。这两个因素,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就是发达国家受到石油价格上涨冲击之前,发展中国家经济率先受到冲击,这是需要我们干预的。”李向阳不无担忧地指出。 黄皮书中也认为,油价高涨的程度受到需求扩大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但比较乐观的预测是国际社会将共同关注这一发展趋势,并将采取合作行动,从技术交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引导、鼓励和推进能源消费方式的改变;在油价持续高涨时,各国采取联合行动,直接向市场投放原油库存和成品油库存,启动石油战略储备或防止供应中断的紧急应对机制,来缓解供需失衡压力;加大向石油产业的投资,扩大石油生产和炼化能力,提高满足预期石油消费的增长需求潜力;加快对替代能源的开发、研制和推广使用,起到协调石油价格的作用。 不过,李向阳还提出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油价与国际资本的流向问题。” 前几轮的石油危机发生的时候,石油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美元,曾经对全球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而这一轮持续时间这么长,涨幅这么大,石油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究竟投到何处,这是国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 李向阳估计说:“2005年流到中东地区新增的美元将达到4000亿,流到石油生产国的收入达到7000亿。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石油生产国并没有把这笔钱用于消费,而是更多地用于海外投资,从统计上来看,海外投资也不是存到西方国家的银行。“9·11”冻结他们的资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很多人估计,有可能通过第三方,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私人的金融机构重新购买美国的金融资产,这是2005年美元汇率走强的一个很重要的机遇。” “但是,这种石油美元和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不稳定性,资金流向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未来全球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李向阳指出。 李向阳认为,石油美元短期内会不会流到中国要取决于很多因素,要取决于国际间的利率差,国际间这一轮石油价格的上涨,持续高价维持的长度以及石油生产国分散出口的一些战略选择。 全球商品价格出现拐点 从2002年开始,全球商品价格迎来了一个大牛市,全球商品价格一直攀升,一直处在上升周期,但问题是全球商品价格是不是有可能出现拐点? “2006年可能是一个拐点,不包括石油,开始进入一个两到三年的下降通道,这将对中国未来的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中国的进出口发生重大影响。”李向阳说。 黄皮书预测,2004年非燃料商品价格增长率为18.5%,预计2005年增长8.6% ,2006年增长率为-2.1%。 资料显示,从第四季度的统计来看,大部分的制成品价格都已经开始走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走软。 “但是所有的东西,包括铁矿石等等,出现拐点的时间都是一致的,2005年中国的钢铁价格在下降。如果再继续下降,中国企业你让它接受30%到50%的铁矿石的持续上升,除非是人为的支撑,从市场的角度来讲,没有能力永久、持续地支撑,愿意支付那么高的价格。”李向阳说。 房地产泡沫能否实现软着陆 “第三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李向阳说。 据李向阳分析,过去五年间,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增值达到30万亿美元,相当于发达国家一年GDP的一半左右,目前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走强可以说在发达国家历史上从时间段上、增幅上看都是史无前例的。 黄皮书指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泡沫崩溃后大量资金从股票市场转入房地产市场。 但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累计涨幅最大的国家已经开始放缓脚步,而二季度,除了美国和丹麦,其他国家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而澳大利亚、英国已经开始下跌。 “到2005年下半年,主要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除去美国以及丹麦等小国以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已经开始放慢,尤其在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增幅比较大的国家,它们的房地产价格已经出现了个别月份的负增长。相比之下,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到现在仍然是最强的,预计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内,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价格都有可能会走弱,这是目前影响全球经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李向阳说。 依据历史经验,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所造成的影响将远远大于股票市场泡沫破灭的影响,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研究显示,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将是股票市场泡沫影响的两倍。 多哈谈判前景值得期待 “去年年底的时候,香港会议虽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突破,但是,毕竟使整个谈判得以持续下去。明年是多哈谈判的最后截止期限。”李向阳指出。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办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这轮谈判确定了八个谈判领域,即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问题。 按计划,多哈谈判应该在2005年1月1日前结束,但2003年9月,在墨西哥首都坎昆举行的会议上,由于各成员国没有达成协议,会议无果而终,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原定在2005年底香港会议上达成协议。但由于各方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上的分歧,预定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 “2007年是美国快速通道谈判的最后一年,如果2006年谈不成,布什政府重新获得快速通道谈判的新授权的可能性不大,到那个时候多哈谈判就可能失败。因此,多哈谈判是整个谈判的关键,这一点直接影响到全球贸易以及多边贸易的发展前景。”李向阳说。 黄皮书预测,鉴于谈判的分歧已经集中于一个特定的领域,并且双方的“出价”正趋于接近。2006年可能完成多哈回合谈判,除非某些国家敢于承担多边贸易体制受阻的责任。 商报记者 杨雪婷 实习记者 张晓义/文 杜刚/摄 李烝/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