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躲不开的资本年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 18:01 《财经时报》

  □ 刘冬

  2005年12月10日,在距离上海这座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仅27公里处,上海洋山港开港。

  这个屹立于太平洋东岸亚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终于实现了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建设
东方第一大港的梦想。

  洋山港在近百年内,天然水深都将保持在15米左右,这意味着世界上任何规模的集装箱船都可以在此自由停泊。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开埠通航都是一个新的开放起点。

  当中国以只占世界5%的经济总量,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25%的贡献时,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推手。

  与此相伴,在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一个战略性转变,就是前所未有地将全球化目标纳入他们的公司战略中。

  这其中体现的一种特质,就是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和大量充裕的资本共存,急需资源的中国企业急迫地寻找着更为广泛的资源予以补充。

  于是,发生在这一年的一系列海外并购,已经被各式各样言论的海洋所淹没。风云会际后一个并不能让人乐观的现实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力量相当脆弱,轻微的身躯,散兵游勇的形态,缺乏强大

资本市场和金融后盾的支持,这些企业的并购整合不免捉襟见肘,破绽百出。

  

中国经济仍是努力吸收国际投资的发展中国家,远远未富余到资本输出的时代。

  全球化的故事丰富多彩的,但全球化的路径却是充满棘荆。从一般规律上讲,本土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都是从商品贸易提升到生产制造,再到资本交易这样三个基本层次。只要进入全球市场,品牌、技术、管理、渠道、资源、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就必然左右企业的发展战略,无论是投资设厂,还是并购重组,所有战略的背后都是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的。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之下,当年来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同中国政府或企业签订的各种技术转让合同,如今都被视为WTO之后“强人所难”的东西。

  随着FDI(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大量国外科技,实际上对本土原有的科技力量产生一种“挤出”效应。国外先进科技带来的产品,对国内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摧毁。造成的结果就是,要想和跨国公司竞争就必须购买他们的技术,循环始至,始终在技术创新上难以有所突破。

  抛开顾雏军在产能整合中的急功近利不论,顾氏重资产收购而轻技术创新,其实是他最大的软肋。虽然有言论称,中国人可以用钱来换技术,但这明显是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如果我们自己都满足于依赖别国的技术获得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有什么动力去创新呢?

  中国企业如何获得跨国公司手中的核心技术?是不是只有联想并购IBM、TCL合资汤姆逊这样的路径?

  历史上美国人对于大公司和垄断有着天生的反感。虽然在全球化趋势下,经济规模和经济权力不再是过时的且具有破坏性的。可行的方法不仅是设定的“国家”产业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国要有一套完整的创新机制。

  但对于要进入富人俱乐部的中国企业家来说,这并不意味我们就可以修订他们的规则。

  在过去的大公司海外并购中,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往往纠集一处。“走出去”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战略。但是,公司不能以国家战略代替企业战略,尤不能以落实国家战略的名义代替商业操作原则。

  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跨国流动趋利而动的国际资本,当属“创造性的摧毁”力量。他们把朽木从公司的丛林中搬开,让企业肌体变得更有效率,成为经济变革的催化剂。

  中国正面临这样一个无法逃避的资本年代,不跻身其中就要被彻底抛弃。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别无选择。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