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盘点年内中国民营经济:政策向好 宜稳勿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 10:43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记者 贾靖峰 谈及二OO五年的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经济学家们用“里程碑”、“复杂”、“关键”等词汇来形容。年内,中国第一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央文件“非公有经济三十六条”颁布,人心鼓舞的同时,民企又面临新的压力。
昨天下午北京大学“首期民营经济圆桌对话”中,学界认为:今年民营经济政策层面喜获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政策向好,但融资难、准入难、舆论争议仍存在,民企发展宜稳不宜急。 二OO五年,民营经济取得可观发展。据全国工商联最新发布的年度民营经济分析报告,截至今年年底,中国私营企业约达四百三十一万户,预计明年民企占全国企业总数比例可至六成以上。占全国GDP比重也将达到四成以上,而“十一五”时期这一比例可至四分之三,民营企业中将产生一批大企业集团。 二OO五年民营经济“有许多喜,也有许多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善利说。据他刚从湖南某县调研中获得的信息,当地民营企业已经占全县企业的绝大多数,银行存款有三十亿,而贷给民营企业的不足一亿,民企融资难仍明显。 “玻璃门”是民企年内最常提及的词汇。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表示,实际情况比人们想象的“复杂”,数月来“非公三十六条”的实施并未达到各界的预期,名放实不放的“玻璃门现象”的确存在。 民营经济年内一方面成绩巨大,一方面却引发诸多争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改革也有成本,目前体制改革进入成本释放期,新一轮结构调整带动一批人先富裕起来又引出争论,在民营经济的基本观念上,各界至今未取得共识。问题不仅在民企本身,转型期政府的社会稳定职能、社会保障体系亦有待加强。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则表示,今年是中国民营经济“关键一年”,政策的突破是一个历史的关键始点,尽管实施不尽人意,但总比过去模模糊糊好得多。 林毅夫分析说,由于产能过剩,明年民企利润可能面临压力,这是明确走势。但民营经济仍是解决就业问题主要力量,民企融资难、政策落实难等困境可能促进高层政策更加改观。 但他并不支持民营经济困境中立刻出现大反弹,因“过热”后必遭“过冷”。政策改观只是创造较好的机制环境,稳定且相对快速,而非大起大落的发展态势对民营经济及中国经济皆有裨益。 民营企业界人士表示,二OO五以及来年,民企发展势头或为“短期看好,中期企稳,长期看好”,在发展相对放缓的时候,民营企业有充分信心,加大产业升级投入,相信能顺利度过调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