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盛制药总裁称中国药价不贵 药品不能当馒头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7:12 北京娱乐信报 | |||||||||
![]() 信报讯 (记者 仇兆燕) “药品怎么能当馒头卖?”在“看病难,药价贵”呼声高涨时,东盛制药集团总裁陶朝辉却反其道而行之,抛出“馒头论”,坚持“药价不贵,不同意降价”。上周六,在“中国医药风云榜”颁奖典礼上,以东盛制药集团总裁陶朝辉为代表的药企一派,举起了“药价不贵”的大旗。 “药品价格是什么?它不是做馒头,是面粉的成本加上燃气,加上工人工资,比如说
“新药、特药就应该贵。”吉林修正药业的副经理李宗民也对陶朝辉的观点表示“声援”。“新药刚刚投放市场,它花费了企业大量的研发费用。在国外,一类新药动不动都花掉几千万的研发费用,这种药价格贵是有理由的。而市场有一些普通的药,你想让它提价也提不上去,因为很多企业都在生产。” 陶朝辉将老百姓喊药价贵的原因归结为“自掏腰包”。“我们大部分的药,大部分人的看病、买药需要自己掏钱。医药、医疗是我们老百姓非常关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东西,牵涉面比较广,所以大家喊得比较厉害。这里头存在一个给付机制的问题。打个比喻,我不知道我们待会儿中午有没有饭,如果说请大家在这儿吃饭,我们可能没有一个人喊贵,虽然这是一个五星级酒店。这是为什么?因为不用我们掏钱,主办方替我们买单。我们的医疗也是这样。” 对于如何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陶朝辉按照人群不同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低保人群由政府买单。可以指定医院,低保人群就在这家医院里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第二,普通人群走保险,我们只有两亿的保险人口,这个数量应尽快扩大;第三,个别人群,如果你有钱,愿意支付更多的钱,就应该可以买到更多的、更新的、更昂贵的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