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浙江:循环经济应对成长的烦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0:24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潘剑凯 通讯员 杨振华

  资源节约篇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对我们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各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
社会中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本专栏将向读者作介绍,以资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迅速,一举成为经济大省。然而,欣喜之余,浙江也有“成长的烦恼”:人多地少,无油,缺煤,一次能源95%靠从省外输入。资源要素十分紧缺,环境压力明显加大。

  应对“成长的烦恼”,浙江要靠落实

科学发展观,要走循环经济之路。

  建设资源

节约型社会

  环境和资源的发展瓶颈,在浙江表现得尤为突出。调查和统计表明,“十五”期间,浙江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共同增长,有些资源消耗指标和废物排放指标甚至高于经济增长,例如玻璃和塑料消耗年均增长30%左右;水泥和

柴油消耗年均增长在20%左右,而钢材消耗则在2002年增长高达44%。

  6月21日,浙江召开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书记习近平说:“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大量污染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已经难以为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发展的惟一出路。”

  浙江省不久后发布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力图通过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努力,走出浙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打造“静脉产业”,循环经济是什么?

  “循环经济好比是人体的血液循环。传统经济是这个血液循环中的动脉,从心脏运送新鲜血液到机体各部的血管,而循环经济则起到了静脉的功能,把血液从身体各部运送回心脏。”参与主持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调研工作的浙工大鲍健强教授形象地说。“如果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产业称之为动脉产业,那么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就是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废弃物乱丢污染环境,废弃物利用好便是再生资源,从而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而只有建立在这种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之上,浙江经济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浙江提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静脉产业”体系,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废弃物作为新的再生资源重新纳入传统的动脉产业之中。

  而在市场经济活跃的浙江,不少民企较早开始意识到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不足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制约,开始自发地进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可以说,浙江民间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例如永康的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业,仙居的含银废料回收加工业等。

  在位于台州路桥拆解业园区的齐合天地公司里,记者看到,一车车的废旧电机正被拉进拆解场,被拆开的零部件堆积如山,铲车把这些零部件运到旁边的冶炼厂,而那里,一辆辆货车正装着亮闪闪铝锭运出来。这真是以魔术般的方式直观地体现了什么叫循环经济!

  总经理丁国培介绍说,拆解的旧电机中包含最多的是铜,1吨旧电机中含有8-12%的铜,而1吨废铜可回收0.97吨电解铜。亚洲最大的产铜企业江西铜业2003年产铜25万吨,而路桥的拆解业产铜也是25万吨。

  据统计,2004年浙江省共回收废旧物资1817万吨,其中废旧金属821万吨,废纸620万吨,废塑料121万吨,销售额达369亿元。

  循环经济需要共同努力

  “抓节约降耗,首先要形成全民节约意识,政府机关尤其应带头。”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他平时上班,就经常伸手关楼梯的廊灯。“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环节抓起,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绍兴县是我国轻纺工业重镇,当地以纺织为主的传统产业,能源消耗严重,增长方式粗放。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徐纪平说:“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水岭,就是资源利用率的高低。我们要以开展节约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依托,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为了将电耗降下来,绍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出了全县工业万元产值电耗下降3%的目标;并将此作为评比资源节约示范企业的标准,同时列入镇(街)和部门干部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

  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许多企业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系列节电活动。全县近80%的企业采用了变频节电器、电动机、绿色照明等技术改造措施,降低能耗。去年,全县工业万元产值电耗比上年下降了4.52%。据介绍,仅安装变频节电器一项,今年上半年就省下1.02亿度电。

  《2004年宁波能源白皮书》日前发布。在浙江城市中,以白皮书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开能源使用状况的,宁波是第一个。为什么要让老百姓都知道宁波的能源使用状况?宁波市经委主任林克宇称就是为了更大程度唤起全社会来关注能源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6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