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安街向乡村延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11: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与快速发展的首都经济并存的城乡区域发展失衡局面,如今出现了转机,首都发展开始走向协调、和谐—— 本报记者 阎晓明 王建新 开栏的话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突出,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如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如何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和人才合作?如何健全互助机制,使发达地区更好地帮助欠发达地区?如何健全扶持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本报今天以《北京:让“长安街”向乡村延伸》开篇,安排一周的时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专栏推出区域协调专题系列报道,集中反映一些地方、部门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的新实践和新经验。 区域协调篇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有两组数据引起人们关注。 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87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山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0.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4056元,同比增长12.5%。同期,属于远郊区的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这5个北京城市发展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高出全市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7%。 说起这两组数据,北京的干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兴奋。在他们眼里,这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20多年来,与快速发展的首都经济并存的城乡区域发展失衡局面,终于出现了转机。这是首都发展走向协调、和谐的一个转折。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北京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的变化来之不易。作为首都,北京在改革开放中不断争先,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据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初步预计,“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50美元。 可我们在北京采访,感受最强烈的,不是各级决策层对成就的陶醉与自豪,而是他们对发展之路的客观审视,听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对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忧思。 资源、资金、人口、产业等长期向城区集聚,也导致北京的“大城市病”不断放大,制约发展的因素日益突出。要实现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统一,做到又快又好,北京必须将过度集中的城市功能加以合理配置和疏解。否则,不仅农村的发展现状难以改善,城区的发展势头也难以为继。 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今后的亮点也在农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一个月内七进山区调研,与干部群众共商城乡协调发展之策。市长王岐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应的政策措施。北京的许多干部清楚地记得,一年一度的北京农村工作会议,从2003年起改称“郊区工作会议”,内容由重点研究郊区农村农业发展,变为研究制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改变的背后,是北京对郊区农村定位的深刻变化。 政府投资重心首次倾向郊区,为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今年10月15日,位于北京西部、总投资约10亿元的莲花池西路建成通车。正常通行情况下,从北京西部远郊区门头沟政府所在地到天安门的乘车时间,由原来的1个多小时缩短到半小时左右。类似的城区与郊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北京有多条,这得益于政府公共财政向郊区倾斜。 2003年,北京市的政府投资投向郊区与城区的比例为20∶80。2004年,这一比例大幅调整为40∶60。今年前9个月,政府累计安排郊区投资71.96亿元,而同期向城区的投资为71.54亿元,对郊区的投资首次超过城区。 投资的强力支撑和保障,促进了郊区基础设施水平的全面提高。2004年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发改委安排47.5亿元,重点改善重点功能区和农村薄弱地区的基础设施。目前,顺义、大兴、通州等7个新城均已实现快速路与中心城连接。郊区村镇供水状况也大为改善,2004年全市33个中心镇全部实现集中供水,行政村集中供水率达到77.6%。今年,北京还将解决60个乡镇500个村共30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为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北京重点扶持籽种农业、加工农业、特色林果业、观光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郊区工业基础设施。2004年以来,政府工业投资项目中,有82个涉及郊区区县,安排政府投资3.9亿元。 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一贯管理城区的政府部门如今也“管”起了乡村。北京市政管理系统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郊区延伸,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始将垃圾密闭化管理的范围扩展到六环路以外的农村地区。 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加强组织协调,北京正在促使各部门把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来。 今年春天的40天时间里,市政府几十个相关职能部门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乡村调研,形成了53个支持“三农”的可操作项目,并初步提出“十一五”期间郊区发展的一些基本思路。市属各部门在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上,开展了广泛的联动和协作。 8月,北京1010位城镇教师奔赴远郊区县农村学校任教,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将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实施。着眼于公共教育资源的调整配置,北京还组织城乡104所学校开展对口帮扶。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也是北京着力解决的问题,今年1至9月,新建和改造乡级卫生院81个、村级卫生所1486个。 今年,大兴、通州、平谷等5个区相继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全市农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已达37.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也在农村逐步推广…… 长安街是北京的象征,长安街两侧是首都现代化的象征。随着北京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程的推进,在时空上,在人们的心理上,“长安街”正在向尚不发达的郊区延伸。 政府连线:现阶段,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北京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政策引导、财力倾斜和部门协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我们常说“首都的现代化起步在城区,实现在郊区”,这既是因为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也是因为郊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北京郊区“三农”问题,也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城区面临的发展瓶颈。解决好郊区的诸多问题,发挥好郊区的诸多优势,带动郊区更快更好地发展,是首都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和依托。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丁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