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寻找失落的引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 17:38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杨利宏 正与老对手宝洁在中国日化市场大打“防守反击”的联合利华,如今开始窃喜“成本策略”的成功。 仅仅在一年前,包括联合利华、3M、英特尔在内的跨国公司将位于上海的生产中心大
综观大上海的产业布局,东有半导体、南有化工、西有汽车、北有钢铁,但东西南北同时面临电力、交通等的瓶颈制约。尤其近年来,上海的人力成本、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快速上升,临近的昆山和苏州等地成为外资生产中心在长三角的替代新址,甚至安徽、湖北等内陆省份也成为均瑶这样的上海浙商的生产基地。 “安徽合肥不仅仅是劳务输出省,同时还是电力输出省。合肥的人工成本只有上海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在如今全国各大城市电力紧张拉闸限电的时候,我们合肥的工厂全部能保证电力供应。”联合利华副总裁曾锡文说。地处内陆的合肥已经成为联合利华全球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而上海则成为公司的研发管理总部。这种生产和管理高度分离的“联合利华模式”,如今成为越来越多的早期投资上海的跨国公司的重要选择。 经济学者张军等人认为,上海早期的经济增长是强势政府主导下的“起吊机经济”和“脚手架经济”。“ 上海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外在投资拉动、而不是内生经济力量的‘起吊机’,同时也可喻为主要通过修桥、修路、盖房子等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脚手架’。” 其实,主导产业规划的上海市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三二一”的转型战略,试图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替代比较优势日益衰弱的制造业作为上海经济的增长引擎。但遗憾的是,上海的“三二一”战略生不逢时,不仅传统的“上海制造”大量向内地转移,原本寄予厚望的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推出去的制造业成为江浙一带经济的发展契机,上海反而生发了“产业空心化”的隐忧。 过分依靠投资房地产和制造业的上海经济开始显露疲态。上海市政府预测今年上海GDP增长率为11%左右,尽管仍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却是15年来上海市经济增幅的最低,FDI(国际直接投资)已连续多年位居苏州之后。在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上海不得不寻求领跑长三角、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