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人民币实际汇率趋势演变(1978-200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 16:57 21世纪经济报道

  卢 锋

  长期经济增长背景下,依据国际经济学标准理论,一国货币实际汇率会表现出升值趋势。但是1979年以来有关我国估测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以及对13个主要OECD国家加权实际汇率,在1980年代有一个持续下降的趋势,90年代这个下降趋势发生改变,但也没有持续升值。这就提出三个问题:中国8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为什么人民币实际汇
率在上世纪80年代会持续下降?90年代为什么会有一个趋势的改变?近来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低估失衡压力?现存理论和观点还不能逻辑一致地解释这三个问题。我们来简略地系统考察一下这三个问题。

  理论分析认为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追赶对实际汇率具有最重要解释意义。首先以最具可贸易性的制造业作为可贸易品部门的代表,来观察1979年至2004年有关数据。不难发现,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基本走势是:80年代前后增长得很慢,90年代中期开始增长比较快,特别是过去10年前后增长更快。将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发达国家比较,在80年代,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增长,甚至还略有下降。这一情况到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开始发生转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前后发生稳定快速的相对增长。如果把工资增长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扣除掉,来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情况,发现在80年代中国劳动生产率相对下降幅度更大,但是在过去十年中也有较快正增长。综合劳动生产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情况,我们发现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对增长时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劳动生产率相对增长比较快时,贬值趋势发生了变化。

  那么为什么80年代人民币持续的贬值?过去几年劳动生产率增长这么快,但为什么实际汇率还没有持续升值呢?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汇率实际上是高估的,在80年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消化汇率高估的这个压力。对此我国改革大致采取了两步骤进程。首先利用双重汇率、出口补贴等形式,使计划时期体制设计所暗含的汇率高估问题明显化和外在化,然后在推进和配合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进程中,改变这些扭曲形态影响,这一改革过程客观上导致实际汇率的持续贬值。

  近几年汇率还没有升值的原因可以分两段考虑,第一段是1998年到2002年,主要是内外部短期特殊因素导致的。内部因素就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意味物价相对发达国家比较低,其他条件给定时会导致实际汇率贬值。还有一个是外部的经济危机影响,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对

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通过短期改变外汇供求关系对人民币汇率造成贬值压力。这两方面短期因素影响,暂时屏蔽了因为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增长带来的实际汇率升值趋势作用。

  2002年和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步走出通货紧缩,随着新一轮宏观景气形成和加强,一般物价逐步回升。从外部环境看,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开始烟消云散,爆发危机的国家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局面得到改观。内外经济环境变动,使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强劲增长派生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趋势表现为实际汇率均衡水平升值趋势,需要名义汇率适当地升值或物价适当上涨来体现或释放。然而受种种复杂原因影响,到今年“7·21”汇改政策之前,盯住美元汇率制度未能较快改变,同时采取强势宏观调控措施,实际汇率升值压力未能得到较好释放,形成目前明显低估失衡问题。

  无论从理论和经验看,有理由推论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和追赶,会派生出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升值趋势。这个分析结论在逻辑上可以事先给出三种未来检验结果。第一种结果是“有幸言中”:中国经济持续成长并且人民币实际汇率较大幅度升值。第二种是“经验证伪”:中国经济持续成长但是人民币实际汇率没有较大幅度升值。最后一个是“不幸言中”:中国经济成长严重受挫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没有显著升值。

  

人民币升值趋势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成功的客观要求,也是将来经济持续成长的前提条件。在政策面上,需要调整我国汇率制度和宏观调控政策,对本币实际汇率升值趋势给以呼应和配合,因而“7·21”汇改是一个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的事件。如果相关政策组合作用在客观上不让实际汇率升值,可能会对中国经济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