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混业是毛 盈利是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8:08 《新财经》

  混业经营固然可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金融业发展的制度性问题

  文/聂志玺

  在混业经营蔚为潮流之际,也有学者对此表达了忧患意识。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对《新财经》说:“国内金融机构进行混业经营尝试,说完全不成熟也不对,说成熟也不对。毕竟有十几年的发展,从最开始只有股票交易,到现在债券和货币市场也都有了,投资银行业务也有了很大发展。但关键是,我们的金融机构内部管理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王大用表示,混业问题已经是全球性的话题。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前各国金融业都是混业经营,1929~1933年美国银行大批倒闭,总结原因就在于银行把资金投入证券投机,泡沫太多。1933~1934年,美国连续推出《银行法》和《证券法》,成立了存款保险公司,像摩根这样最著名的混业机构也被迫分开。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80年代。

  “欧洲虽然也经历了这种危机,但欧洲大陆并未将银行和证券业务分开。相反,德国和瑞士还有一定程度的加强,由于混业经营历史悠久,其内部理念、企业文化都比美国更完善。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面对混业经营的趋势没有及时调整立法思路,以致美国的金融机构在同欧盟和日本金融同行的竞争中十分被动。因此,金融业要求混业的呼声越来越强,政府开始默认混业,并最终被迫在1999年修改法律,允许金融机构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进行混业经营。”

  “尽管如此,美国在对待混业问题上仍然很小心。它的制度是允许在一个金融控股公司旗下以不同的子公司进行混业。花旗集团在兼并旅行者集团和所罗门兄弟后并没有把后二者的法人资格消灭。”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管走哪条哪种模式,欧美金融机构在内部管理上都是设置了防火墙分开的。我在欧洲访问,他们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China Wall(中国墙)’:人员不能交往,资金不能混用,信息不能共享。”

  “这种各种业务由独立法人进行运作的益处在于,一个金融集团下可以有多个利润中心。当证券市场好,就可以多投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不好时,银行利润就比较稳定。”

  “中国也想走这条路。”王大用说,“在一个机构内混业,管理不到位,风险很高。中信和光大的问题主要就在管理上。”

  王大用对《新财经》指出,国内银行业无论是内部管理、决策管理、风险管理的全部流程,还是技术系统的搭建都很不完善,人员要求也达不到。

  “从银行信贷的决策、风险识别、风险大小判断、正式放贷到收回贷款整个过程的风险控制,国内银行尤其对贷款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判断不完善。银行资金风险控制不只在于决策阶段,资金贷出后还要不停地监控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王大用认为,实现混业经营对金融机构来说还有流动性风险。如何对资产负债及时进行调整,以符合安全标准。一旦证券下跌,是否应该卖出?还有利率变化、汇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影响是每时每刻存在的。国内银行还有着操作过程的风险。以前国内机构操作不完整,监督不严密,人员疏忽甚至犯罪,导致的损失也很大。

  王大用对《新财经》用了“躁动”一词来形容国内混业经营的状况:“这种躁动带有很大的危险性。金融业需要非常谨慎的态度,而我们国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这些传统和体制都不存在。”

  “现在的状况是很多机构对混业有研究,对主业的认识反而还没有到位。应该专心做好主业,然后再考虑混业。主业还没做好,遑论混业。”

  正如标准普尔指出,国内银行业仍存在如下问题:“风险管理体制尚在逐步建立,需经历考验方趋于成熟;近年中国银行业增长急速,隐藏着潜在的信用风险如粗放的投资、资产值偏高;贷款有所增加;财经状况有所改善但依然偏弱。”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孙祁祥就曾指出,从宏观形态来讲,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相互融合,某一个金融行业或金融市场出现金融风险,就可能通过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之间的相互联系传导到其他的金融行业或金融市场。例如,股市低迷或崩盘会使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遭受重创,从而使证券行业的金融风险蔓延到保险行业。从微观形态来讲,一笔重大业务的失败或一个成员公司的严重损失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金融服务集团,如一家银行为了挽救其发生严重损失的财产责任保险子公司,可能会把大量资本转向保险,从而使整个集团面临风险。

  说到底,国内金融机构乐于或者说急于实行混业,无非是为了分散风险,寻找新的盈利点。但正如有专家接受《新财经》采访时指出的,目前国内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存在的问题更多地是来自自身,而不是因为分业体制造成的。混业经营固然可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金融业发展的制度性问题。而且混业经营本身也有着其内在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在自身内部机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应依赖混业经营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市场的效率问题。

  混业是毛,盈利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