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收购国企阻击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7:34 《资本市场》 | |||||||||
文/赵逸 疆德隆、广东科龙暴露的民企收购危机还没有消解,又一起民企收购大案在吉林省浮出,而且,收购者的脚步踩在原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的废墟上。但这次,没有秋风扫落叶般攻城掠地的酣畅,周遭被怀疑、警惕的目光包围,收购操作陷入泥潭。
镜头拉到吉林省长春市,时间是2005年6月底。在这个时间里,吉林省政府和江苏太平洋集团签订协议,拟将吉林省8家省属企业集团打包出售给后者。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国有资产收购案,号称150亿总资产,涉及近5万员工。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是家民营企业,其董事局主席严介和被称为“江苏首富”,他在刚刚公布的“胡润2005百富榜”中,以总财富125亿元,位列第二(而去年,严仅以15亿元个人财富名列第66位)。 长春市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多数大型国企亏损,已处于严重失血状态。吉林省曾鼓励省内企业兼并重组和民营资本进入,无奈,这些工业企业积重难返,甚至也难以找到优质资产和进行重组置换。 政府只好将目光向省外游移。 严介和这个风云人物的出现,使吉林省产权改革犹如暴雨摧城,使这里的人们真正感受到冲刷在中国经济变革洪流的悲喜。 最初,人们对严介和充满期待,他们希望严的到来能够解决公司和职工的发展、生存问题,结束企业半死不活的萎靡状态。但随后政府的不透明操作及对严介和资本实力和收购动机的怀疑,使他们张开每根警惕的神经,并开始抵制严的收购。于是最终导致了整个收购的停滞和徘徊。 最初惹人犯嘀咕的是这次重组的性质。吉林省政府确定此次重组的性质是“整体收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包收购”,基本形式是:由太平洋集团承接资产、人员、债务及改革成本,整体收购吉林省交通建设集团、吉林省建设控股集团、吉林省物资集团等8家大型企业集团。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谁承接改革成本,是整个故事的灵魂。 因为吉林省要完成老工业基地改革的大任,正在借鉴苏州“四到位一基本”的国企改革的经验,即:企业整体改制到位、国有集体资本退出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改革并不容易,尤其是老工业基地大量人员安置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庞大数额的资金支撑,而吉林省这项改革成本缺口就达100亿元! 大家正为此发愁,严介和承担改革成本的整体收购无疑是有吸引力的,这8家企业集团近5万员工需要改革成本——买断工龄、身份置换补偿金、社保等等,大约需10亿元。国资委也很积极。 但随后就有一种说法在这些拟被收购的大企业集团中流传:由于这些企业债务额庞大,这次收购是“零资产”收购,既严不掏一分钱现金。 7月底,即收购意向协议签订一个月后,严介和开始逐一和8家集团见面,发表演讲。正是严的演讲,使这起收购案出现了波澜。他的演讲不但没有折服这些东北人,反而动摇了他们和严合作的信心,并最终可能导致被收购企业退出游戏。严在演讲中渲染:收购这么庞大的资产,吉林当地政府和严只谈了3个小时,就拍板了。被收购企业认为严介和演讲中谈到的太平洋建设集团运行规则和模式不太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很难在规范的经济环境中长期有效,如果被其收购,这将给企业未来发展增添巨大风险。他们甚至认为,严的资本实力并不雄厚,其之所以来吉林省展开收购,也不是为国企改革买单,其醉翁之意更可能是为了当地的工程项目和被收购方的建筑资质等。 因为质疑和反对,该项收购的正式协议直到现在仍没有签订,收购风波仍在起伏跌宕,最终结果还笼罩在雾霭中。 这一收购案虽然放缓了脚步,但也折射出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国企的出售价格和过程的透明化及民营企业的社会信用。 而“科龙案”、“健力宝案”暴露的民营企业收购危机,也引致社会对民企的戒备和排斥。“国退民进”的改革模式仍在继续,成功者不乏其例,只要在改革过程中做到公平、透明,将国资转让放在阳光下,被社会充分监督,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还是能够得到发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