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创新:上海四百家医院推出三千条便民措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2:54 新华网 | |||||||||
“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深入贯彻,使上海医务界打开了“服务创新”之门,半年多以来,4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共推出3000余条便民利民措施,医患之间出现了和谐互动的生动局面。 服务创新让上海医院变了模样:微笑着的导医、安静的候诊秩序、公开规范的收费系统、缩短的等候时间……服务创
新在医疗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赞许的成绩。今年8月,在完成最大规模的全国性医院工作检查后,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说:“上海医院有资源丰富、质量好、水平高、管理到位的好传统,在尊重医疗规律、科学发展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面。” 让病人成为医疗工作中心 今年3月19日,本报在一版头条的位置报道了市六医院的创新之举——门诊手术随到随开。这一报道立即在上海卫生系统内产生极大反响。因为,在六院外科医生服务创新的背后体现了医疗理念的大转变:从医生为主体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 “到底应该医生等病人,还是病人等医生?”4月26日,市卫生局启动“优化管理服务、优化就医环境”活动,要求各医疗机构落实十项措施,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以病人为中心”,首先要了解病人难在哪里。卢湾区卫生局深入全区74个居委会,征求意见;浦南医院请社区居民代表和住院病人为自己“把脉”、挑刺……各医院重视每一条群众意见,并对症整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3000余条创新之举。 “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第一要务。长海医院出现了科主任领导下的主诊医师负责制,由多名医师组成的治疗小组“一条龙”负责病人的接诊、住院、诊疗操作及随访,避免了交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疏漏,大大降低医疗差错。市卫生局在9月,组织一大批专家对全市70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收费、精神文明与行风建设等进行全方位督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限期整改,全市19个区县卫生局也相继开展督察。 “以病人为中心”,就要勇于打破惯例,给自己“添麻烦”。普陀区中心医院汇总病人意见中,大部分是旧有的“以医生为主体”的医疗“惯例”。医院不怕麻烦、舍得投入、肯化本钱:请同济大学专家设计标识系统;组织6支专职队伍为病人提供导诊、配餐、护送等服务;让专家走进夜门诊等等。医生“麻烦”多了,但病人看一次病却省了20分钟。半年来,3000余条措施使得上海医疗机构的就医流程改进了、服务态度亲切温馨了、病人隐私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护、医疗收费更公开、医患关系较之过去也亲密了许多。 “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让病人得到实惠。松江区为15万农民医疗提供保障线:免去了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在村卫生室内就诊的挂号费和诊疗费;建立合作医疗“大病”互助基金,救助因病致贫的农户;对农村居民中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订立家庭健康保健合同,主动上门,保证老人小病不出家门。 以服务拉动医院发展 医患矛盾是近年来卫生服务领域内的突出问题。半年多来,医生们在思考,医院在反思:什么造成医患矛盾?院长们形成共识:“我们不能只抱怨病人,抱怨外部的环境,而是要从自身开始,认识和解决问题。” 从实际出发,医院主动迸发的智慧令病人满意,也推动了医院发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设立转诊中心,既缩短了外地来沪患者的等候时间,又充分挖掘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潜力。胸外科月手术量从过去的40台增至60台,床位周转率提高三成。 服务的规范,医生亦是受益者。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室打破日、中、晚三班的排班惯例,实行“医务人员错时上班”,让医务力量根据就诊高峰来配备,使急诊室这个医疗纠纷热点地带“降温”,七八两月,医疗投诉均为零。瑞金医院分院9月试行“大堂主管”,由了解医院、又有能力接待和处理问题的医务人员出任,在病人和医务人员之间搭建“心桥”,把问题解决在门诊第一线,解决在病人最需要之际。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志荣说,卫生系统转变服务理念,从“方便管理”转化为“方便病人”,打破长年不变的“老规矩”,关键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措施在上海真正落到实处。 上海卫生系统在“服务创新”上的努力,不仅令医患之间感情日益亲密,也将为这个城市、为每个就医的病人营造起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记者 施嘉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