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在同世行合作中获长足进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0:2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张兴慧

  编者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是世界银行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在世行恢复合法席位25周年。回顾25年来中国与世行之间富有成效的合作,特别是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报记者对财政部国际司司长、前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朱光耀进行了专访。

  与世行成功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积累经验

  在

财政部大楼一层的办公室里,朱司长胸有成竹地对记者说,必须看到,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具有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现存的国际经济体系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客观上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因此,如何通过与世行的合作,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组织管理经验、学会和积累与国际社会打交道的经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的体会是:

  一要坚持学习借鉴和自主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国以贷款项目为载体,通过世界银行引入竞争性招标制、工程师监理制度、业主负责制等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鲁布格水电项目是世行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水电项目,它率先引进国际竞争性招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工程界的广泛重视,被誉为“鲁布格模式”,并在其他领域推广。京津唐

高速公路是中国第一条利用世行贷款修建的跨省市高速公路,它采用国际通行的菲迪克条款,首次引进合同管理,建立监理机制,推动了中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发展的目标和手段上,世行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推行“全面发展框架”,认为发展应重视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些发展理念充分反映在双方合作的贷款项目中。如西南、秦巴、西部三期扶贫贷款项目,直接用于援助中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所列的贫困县,援助总规模达6.1亿美元,覆盖91个贫困县的800多万贫困人口,并率先引入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的新模式,直接体现了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在环境领域,从1992年起,世行在中国实施第一个环境项目———北京环保项目以来,双方已合作实施了21个环境项目,贷款总额29.6亿美元。通过世行项目引进的供水、污水收费制度对中国相关制度的出台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自主选择,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世行的外部支持是在中国坚持自主发展的内因主导下发挥积极作用的。在与世行的合作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从13亿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始终坚持以我为主、适度合作的原则,将与世行的合作置于中国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同时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合理确定债务期限,将各级政府的外债控制在合理水平。

  此外,中国还特别注意对世行发展理念中的政治化倾向进行批评和斗争。2000年,世行为中国西部扶贫项目的青海部分提供贷款,本意是通过移民异地开发,达到帮助极端贫困山区藏、回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目的。但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相互勾结,将该项目歪曲为“同化藏民”,要求世行取消该项目。世行屈从于政治压力,以贯彻保障条款为借口为该项目实施设置极为不合理的条件。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将世行发展理念和业务政治化,绝不对任何损害中国发展和扶贫进程的外部政治干预让步,并决定用内资按照中国的方式实施青海扶贫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实施完毕。

  二要坚持全面参与和有所作为的辩证统一。与世界银行的合作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开展经济外交的重要平台。中国政府始终对双方合作持积极态度。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力度加大,世行在全球和区域事务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始终坚持全面参与和充分利用世行现有体制和条件,努力争取在国际发展领域现有治理结构框架下开展工作,获取最大利益。

  为了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中国需要继续利用世行贷款支持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因此,通过保持和世行的业务往来,保持在世行借款国的地位,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世行发挥政策影响的途径之一。同时,中国通过驻世行执行董事办公室,充分发挥重要股东国的作用,积极督促世行管理当局的政策改革和业务实施,支持世行为促进发展和扶贫而做的各种积极努力,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国际经济事务管理的参与程度。与此同时,中国也通过对世行逐步施加影响,推动其发展理念和业务管理朝着更加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

  中国依靠自主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但是,国际敌对势力始终不曾放弃对中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始终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心存芥蒂,不时煽起“中国威胁论”。因此,中国仍将长期面对来自诸如价值观等方面的尖锐挑战。表现在经济领域,就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经济制度的竞争。世行作为发展机构,其所倡导的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思想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世行宣传中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用中国的发展理念影响世行的发展理念,对于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2004年5月,在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经验和发展成就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认同。中国新型发展道路的开辟及其巨大成功,对西方主导的发展理念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冲击。在会上,世行行长沃尔芬森公开承认,许多国家的

宏观调控纷纷失败,而中国却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表明“华盛顿共识”已经过时,这种僵化的经济理论不应继续作为当今世界处理危机、促进发展和减贫事业的指导。与此同时,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北京共识”这一新概念和新理论。这充分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与支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通过参加世行春秋季部长级会议以及相关的各种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重要股东国的作用,扩大对世行重大决策的影响,引导世行的业务管理向着更加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世行的扶贫理念和保障政策在方向上是正确的,但不能在执行中片面化和绝对化,不应当片面强调具有较强“装饰效果”的直接扶贫项目;不能为了避免陷入有争议的项目,而索性将有关社会影响、环境评价等保障政策的实施凌驾于项目的发展目标之上。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从2004年开始,世界银行重新肯定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扶贫的作用,并着手修订其过于繁琐的业务程序和保障政策,简化程序,加快资金支付速度,强化对发展与扶贫支持的力度。

  推进新时期与世行互利合作遵循科学发展观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处于深刻而复杂的调整变化之中,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发展机构,也面临着深入改革和全面调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立足国情,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与世行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第一,着力提高利用世界银行优惠资金的质量和水平。要继续保持和世行的良好合作关系,把引进世行低息贷款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更好地结合起来,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工作,为实施中国的发展战略服务。

  第二,充分利用世行的“多边”和“发展”性质。在中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方面,世行可以起到提供商业机会,提供担保、信息和指导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世行这个平台,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推动中国在更广泛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第三,进一步加强与世界银行在知识领域的合作。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利用世行的智力资源。二是要在开展经济调研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世行的合作,加强对中国发展道路和经济政策的宣传解释,争取国际社会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三是要增强对世行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的影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股东国的作用,增强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世界银行重大决策中的影响力,使世行的发展理念和业务管理朝着符合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世行这一论坛,继续学习国际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和管理经验。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