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解振华:环境友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保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14:55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三日电 中新社记者 赵胜玉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作为中国政府环保部门的最高决策者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无疑对此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的认识,他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环境友好是建设和谐社
解振华说,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中央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振华说,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振华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关闭了十五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将城市基础环保设施、生态保护与治理作为国债支持的重点,实行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强化了环境保护对经济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二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探索,努力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内在统一。三是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从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 解振华说,尽管在各方努力下,中国环境保护取得长足进展,但由于长期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二十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十五年,中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保护环境是难度很大而又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九九五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绿色创建”已经在中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向社会各个层面延伸,起到了巨大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目前,中国已建立九个生态省、五百二十八个生态示范区、七十九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五十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城区、十七个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三十二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创建”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 解振华说,“十一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二0一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越来越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