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流进谁家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11:44 中国财经报 | |||||||||
仲立 地方一些官员入股煤矿,在清理整顿进程中,甚至有人宁要股份不要官位,足以见得利益驱动的动力有多大!由于能源紧张导致的煤炭价格的一路上扬,使煤炭开采一改几年前利薄赔本的局面,成为暴利行业,这是官员不顾禁令入股的根本原因。煤炭还是那个煤炭,从无利微利到暴利,当然不是由于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改进导致了利润的大幅增长。那么,由
资源的级差收益流失,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是收入分配不公,使用资源者挣了大钱,但这大钱并不是由自己的努力带来的,而是把原来属于国家社会的收益据为己有,实质上是让国家的“肥水”流进了自家的“自留田”。其次是成为腐败之源。资源收益陡然剧增,在人们眼里成为“意外之财”,官员便利用自己的优势,捷足先登,于是就出现了官商勾结发矿难财。第三,严重影响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资源沉睡千年,一朝有了不菲的身价,本应成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大财源,但由于肥水流入企业、个人,地方只能眼睁睁看着“肥水”流走,却不能将其用于自身的发展。第四,开发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得不到补偿。资源开发形成的暴利,不过是资源长期收益短期兑现,如果不及时将资源收益进行合理分割,开发资源造成的地方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便会成为无法化解的历史难题。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近日指出,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保证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合理收益,避免社会收入过多向企业倾斜,这是解决资源收益中种种问题的治本之策。我国许多重要资源,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其经济价值会逐渐凸显出来,一些资源的价格可能会在短期内大幅攀升,这无所谓好或不好,关键是要及时作出反应,不让“肥水“不明不白流入谁家田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