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上市被喻为金融神六 美欧专家关注我国改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11:05 新华网 | |||||||||
新华网专稿:10月27日,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中国政府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两年来,首家实现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此举受到海内外,尤其是美欧金融专家和媒体的密切关注,并博得他们的积极评价,称其是中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改革的分水岭;表明中国决心创建更透明、更复杂的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体系;建行的上市拉开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的序幕,给海外投资者带来了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果的机会……
建行上市被比喻为“金融神六” 金融专家和媒体普遍注意到,建行这次在香港上市是4年来全球最大的股票发行,同时也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有媒体甚至用“巨无霸”、“超级航母”、“金融神六”等字眼来形容建行此次在香港的上市。 据建行董事长郭树清介绍:这次建行向全球发行了265亿股H股(即以香港的英文HongKong的首个字母H命名),约占建行扩大后股本的12%。股价为每股2.35港元,筹资额约622亿港元,折合约80亿美元。如果行使超额配售权,筹资额将达到716亿港元,折合约92亿美元。 建行股票的市净率(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为1.96倍,市盈率(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为14.7倍。市净率、市盈率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在大型国企海外上市中处于高端。由于发行规模较大,建行的股票将有望进入恒生指数,并对股指走势起到重要影响。 开市第一天全日的成交额达85.83亿港元,列大市十大成交额之首,占大市总成交额36%。香港股市分析员普遍看好建行股票中长线的表现。他们预期建行将会加入成为指数成分股,并且很快就会有券商推出建行的备兑认股证,这些都将利好建行股价。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到2006年底,我国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银行业,留给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时间已经不多。因此,郭树清说,挂牌上市,不是股份制改造的完成,而是宣告了一个新的开始。建设银行将勇敢地接受来自市场的压力,对全体股东切实负起责任。 中国金融体系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 美《国际先驱论坛报》认为,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中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改革中的分水岭。它表明中国终于开始慎重考虑银行体系改革问题,并决心创建更透明、更复杂的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体系。 该报说,鉴于中国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中国的金融体系变得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则说:“如果中国能够改革其庞大的国有银行,这将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家美国报纸举例说,建行上市将有益于其最大投资者美国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前者今年出资25亿美元购买了建行9%的股份;后者出资14.66亿美元获得建行5.1%的股份。这些股份现已大幅升值。 该报还认为,对华尔街而言,这笔交易再好不过。摩根士丹利公司(这笔交易的主要承销商)可能从中赚取高达8000万美元,而它在中国的合资伙伴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及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它也协助承销了这笔交易)预计也将赚到数百万美元。 国家在经济活动中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法国巴黎银行北亚问题专家吴如元日前在接受《世界报》记者采访时发表了对建行在香港上市的看法。他认为,该政策出自与国有企业和银行有关的改革计划,这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长期计划。尽管私营部门进步很快,但国家在经济中依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说,国家除了具有经济影响外,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承担着基本的社会职能,因为它担负着大部分交给国家的福利津贴(如退休金)。它的改革会更艰难,社会政治范围内出现的一些忧虑常常使改革进程显得过长。 谈到中国国有银行的股票吸引众多海外投资者的问题,这位专家说:他们看好的是大有希望的中国市场和强劲增长的中国经济。尽管政府努力控制经济增长过快,但这种增长依然处在惊人的高水平上。 关于认购建行的股票是否有风险的问题,吴如元认为,当然有风险。他说:这些银行从受行政管理的经济体制中承袭了种种机能障碍。政府干预贷款、对风险分析不足和国家支持造成的“心理上的侥幸”是诸多不良贷款的根源所在。 这位专家解释说,近年来,贷款快速增长使这种现象日趋严重。很大一部分不良贷款出自国有企业,它们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受益者。此外,尽管银行的财务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银行的种种做法与国际上的风险管理标准还相距甚远。 有人担心中国的股市到底能否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吴如元说,中国资本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而且是投机性的,只能支持企业很少一部分的投资。最近对外国投资者的开放依然受到强制性规定的限制。事实上,中国企业投资的多数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则得益于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高额储蓄。这笔储蓄由于不能用于金融投资,大部分就只能存在银行里。 值得借鉴的经验 金融分析人士指出,前几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重点放在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上,但实际上,如果生成不良贷款的机制不改变,银行不良贷款再剥离也无济于事。金融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建行率先改革,找到了借助于政府帮助的财务重组、组织重构、机制重塑、公开上市的大思路。 这些金融专家还称赞建行上市过程中引进了外国战略投资的做法,为建行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打下基础。专家认为,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刚开始时并不是着眼于拓展海外市场,也不仅是为战略者所带来的管理经验、技术、产品开发能力、资金,更重要是整个银行运作机制的改变,是把整个国有银行置于国内与国际投资者的监督之下。(阿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