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瞻谈区域经济和今后五年经济增长速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5:45 新华网 | |||||||||
访谈现场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备受瞩目。对于中国未来更长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科学发展无疑将成为“硬道理”。如何展望“十一五”规划?如何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已纳入国家新的五年发展规划?在新时期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怎样的深刻含义?我国社会如何才能注重社会公平、共同富裕?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着怎样的预期?今天我们新华网有幸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先生做客“新华访谈”,就上述问题向网民进行解读。 嘉宾谢伏瞻:网友好,今天我非常高兴到新华网作客。前不久刚刚召开的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发展的建议,建议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今天就网友关心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谈一下我个人认识。 主持人:我们在预告中已经提到,鉴于本次访谈的特殊性,今天的访谈将本着以解读为主和回答网友提问为辅的原则进行,敬请网友理解。谢主任,从我们发出预告的网友提问看,人们在探讨“十一五”规划时,区域问题似乎受到更多的关注。一位网友说:希望全国的有志之士都来关心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如果我们大家都对相对熟知的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和设想建议做互相讨论、印证和驳斥的话,我想效果是对大家都有裨益。请您首先谈谈您对区域问题的认识。 深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 嘉宾谢伏瞻:第一点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己跟自己比,应该说成绩非常显著。但横向比较有的地方发展快一些,有的地方发展的慢一些,就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必须要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光有东部地区的发展,没有东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显然不符合我们现阶段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深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 怎么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问题 第一,充分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哪一个地方实现小康,而是全国都要实现小康;不仅东部要实现小康,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都要实现小康。要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和难点不是在东部地区,而是在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保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东部的发展离不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需要东部地区的支持。东中西包括东北地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我们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中西部的发展,也有利于东部的发展。 第三,也要认识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的差距在扩大,这种差距既表现在经济的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上,也表现在人均GDP差距,或人均收入的差距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应该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区域协调发展一直都非常关心,从制定九五开始,中央提出要扭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在1999年江泽民同志视察西安的时候,第一次提出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已经把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而且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99年以来,我们在西部的发展,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在扩大内需的政策上也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倾斜。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03年新一届政府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战略,同时在东北地区加快了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改制。对东北地区的增值税转型开展试点,对他们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给予某种程度的支持,有力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2004年,国务院向两会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关于中部崛起的战略。中国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的布局变得非常完善、非常清晰。尽管这样,应该说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还在扩大,除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还有像社会发展、不同地区社会成员之间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在扩大,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都在扩大。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强的紧迫性。 第四,我们要充分认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首先,作为一个大国,不同的区域之间发展存在差距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地理条件,人文资源禀赋都存在客观上的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沿海地区,对外的交通设施会比内地优越一些;有一些地区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当地老百姓从商的意识、市场经济的理念思想解放得更早一些。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客观上的差异,造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差异客观方面的原因。第二,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从最开始四个特区到十四个沿海开展城市实施了倾斜性的区域发展的政策。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享受政策的优惠取得了先发的优势,这也是造成区域差距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是必要的,也是两个大局中的第一个大局,也促进了经济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但是到现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们已经具备了解决或者缩小区域差距的条件。第三,我们的改革滞后,比如现行的财政体制,相对照顾了比较多的既得利益,比如财政性的转移支付还存在不规范,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另外,我们的价格体系比较扭曲,比如像矿产品、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偏低,也是政府定价客观上造成不同的地区差距扩大的问题。另外随着市场体系不断的健全,要素更多地流向发达地区,比如资金,我们在很长的时间内,资金是负利润,在负利润的条件下,谁有可能得到资金谁的发展就比较快一些。资金通常更多流向发达地区,比如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在萎缩,一些大的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业务相对发展比城市、比发达地区要慢一些。比如邮政储蓄更多只能储蓄,不能贷款,不利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人才、劳动力,大多是流向发达地区。这也是造成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通常是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都在发达地区。制度性的原因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欠发达地区粗放性开发,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环境和生态的代价都在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力度,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我谈的第一个大问题是怎么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关于经济发展基本的思路 第二点,我想谈“十一五”规划关于经济发展基本的思路。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就是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按照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格局。对西部地区,总体上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第一,要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利于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人才开发方面的工作,所谓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教育的发展,这是西部地区今后要加强的重点。是不是说西部地区其他方面就不发展了,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像内蒙发展畜牧产品和深加工的产业,涌现出一批具有比较强竞争力的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能源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支持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通过西部地区四个方面的努力,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东北基地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问题。东北是中国的最早、最老的工业基地,整个产业体系比较完备,产业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高度。应该说,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东北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东北地区在“十一五”提出的,就是要加快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改制。提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水平。东北是重要的农业基地,要加强东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建设。 第三,要着力振兴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东北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基地,我们现在要振兴东北的装备制造业,比如发电设备、造船等,在东北有很好的基础。在东北地区也出现了一些资源枯竭性的城市,所以要加快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的经济转型,建立新的产业,提高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机会。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东北的振兴。 中部地区在地理上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同时也是粮食主产区,所以对中部地区的发展第一要突出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巩固农业基础,使它真正成为13亿人们的好粮仓、优质的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另外,在中部地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比如像湖北有水电的优势、山西有煤炭的优势。对不同的地方要发挥不同的能源优势,同时也有很多最早的工业基地和大型的国有企业,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高中部地区制造业的水平。无论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提高中部地区的制造业的水平。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东部地区还比较落后,要加强对中部地区的交通、通讯,像水利、农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部地区的交通改善,不仅有利于中部地区自身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中、西经济的联系和沟通。在中部地区还要建立现代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发挥价格机制,引导经济活动杠杆的作用,扩大现代流通业的发展。通过市场体系的完善,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体,对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中部的崛起。东部地区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东部地区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们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是让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慢下来,让另外一些地方追。一定是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全面、协调的发展。所以东部地区已经具备很好的发展优势,但不能走过去的老路,仅仅是量的扩张,重点要提高东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在东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同时促进东部地区竞争力下降的产业,向中部或西部地区转移。这样才能在东部经济继续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另外在东部地区要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水平,过去东部地区的进出口增长都非常快,占了全国引进外资的大头。今后这条路是不是还要继续走下去,在“十一五”提出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在东部地区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水平,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要提高引进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不是来者不拒、饥不择食,而是要选择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提升整个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增强东部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一块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制定了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目标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次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了一个概念,所谓功能区划分的问题。要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具备的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定址开发的功能布局,确定不同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十一五”规划当中新的提法,也是整个区域发展的新的思路,是一个亮点。现在不同区域发展当中,确实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有一些地区由于自然、生态的情况承载力在下降,有的地方经济和人口聚集过多,当地的资源已经不能支撑当地的发展,再增加会带来发展的负面效应。所以我们提出功能分区的概念,就是要按照自然、生态的状况,按照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保障情况,按照区位特征、环境的容量、现有的开发力度、经济结构的特征,人口集聚的状况、地缘的特征、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划分功能区。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的思想。所谓优化开发,哪些地方需要优化开发,现有的国土开发力度比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减弱的地区要优化开发,提高这个地方的产业技术水平,集约利用资源,化解资源瓶颈的制约。提高参与全球分工的层次,成为引领或者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区域。 另外,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较强的地区要重点开发。对重点开发的地区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吸纳资金、技术、人才的能力,增强他们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增强这些地方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逐步壮大他们的经济实力,使这些地方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集。对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已经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地区,重要的失地、天然林的保护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要限制开发,不能大规模进行开发。在这些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发展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比如在一些地方发展旅游,当地的资源条件还能够承载的产业,同时引导人口向有条件发展的地方转移,缓解人和自然之间的紧张状况。 关于禁止开发的地区,要强制保护、严禁开发,比如我们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所以按照四个不同的功能,确立哪些地方应该成为优化开发的地方,哪些成为重点开发的地方,哪些成为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地区。四个功能划分的概念不是行政区划的概念,不是某省就是优化开发地区,某省是禁止开发地区的概念。在同一个省内,可能也有四种不同类型。在西部地区可能有优化开发的地区,也有禁止开发的地区。不同的地方确定不同类型的区域,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促进这些地方健康协调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们还是要采取有利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首先在“十一五”规划当中提出,要完善或者建立“四大机制”。 第一,健全市场机制,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按照市场机制的原则,像东部地区要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推进一般性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比如资源型产品的定价要合理化,劳动工资的水平通过建立所谓最低工资制度,适度提高劳动工资水平,促使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让市场信号充分发挥作用,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整个经济发展和经济调节中的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第二,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个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的合作。真正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核心思想就是要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上,加强地区的合作,而是通过这种合作使你赢得好处,我也赢得好处,你能发展我也能发展。 第三,健全互助机制。过去我们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发达的省支持落后的省,发达的市支持落后的市,即使在发达地区,发展比较快的县支持落后的县,形成互助的机制,也就是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用。通过发达地区带动、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第四,健全扶持机制。中央政府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特别是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像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健全规范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通过四个机制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政府应在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 主持人:有网友问为扭转中国由东向西分梯度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的长效机制。因此,有人预测,“十一五“可能重划经济区域版图,以谋求区域平衡,避免调控一刀切。您又如何预测?具体来讲,“差异化”将如何影响政策取向?“蛋糕”具体如何切分? 嘉宾谢伏瞻:我想行政区划的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次的“十一五”规划中没有明确的提出。这种区划的调整建国以来,都在根据实际需要经常进行。至于蛋糕如何切分的问题,核心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在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像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都会不同程度的给予一定政策的支持。 首先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像东北、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一些地方,这种机制还弱一些。尤其发展的基础弱一些,所以政府加强支持将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东部地区的发展,比如西部地区的能源发展了,天然气从新疆引到华东地区,就有利于华东地区的发展。当然,从财政资金的分配上这个地方多一点,另外一个地方就会少一点,但是在我们有效的财力下,从国家的角度讲应该是全国一盘棋,对落后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 分税制改革大体上是成功的 主持人:网友“心热”:分税制和区域经济的矛盾如何结果?您提到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分税制怎么体现? 嘉宾谢伏瞻:94年实行分税制的改革应该说取得很大的成效,提高了中央财政的实力。第二,有效调动各个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这是值得肯定的。由于中央财力的增加使中共中央有可能、有能力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财力的支持,有可能在转移支付方面向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倾斜。我想分税制改革大体上还是成功的,也应该承认分税制的改革更多的照顾了既得利益。过去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他们得到的更多一些,这就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的差距在扩大。所以在巩固现在分税制成果的基础上,完善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规范转移支付,特别是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服务的提供实行均等化的财政政策。 否认“珠三角地区淡出四大经济区规划”一说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有媒体说,珠三角地区要淡出四大经济区规划,珠三角“十一五”中受到冷落。不久前,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也进行了解释,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嘉宾谢伏瞻:我想珠三角地区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仍然是比较高,或者是最前列的几个地区之一。这次“十一五”规划没有提到特区,除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没有再提到其他的区域。不能认为在文件中没有点到就是冷落珠三角,按照两个大局的方针,我们不同时期发展的重点还是应该有所体现。像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具备了很大的活力,对他们来讲,更多地要增强他们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更多的增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城市间的合作。而不是简单地把它们放在明显、突出的位置提,我想提和不提不能改变长三角、珠三角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滨海地区来讲,在北方地区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提到滨海新区,一是考虑它自身发展具备的条件,二是考虑整个环渤海地区应该有一个外向型程度比较高,带动整个北方地区、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我们希望滨海地区能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成为北方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集,成为北方地区发展最具活力的地方。 主持人:请谢主任继续解读他的下一个问题。在新时期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首创的概念,曾经很多年前就有这个提法,在现阶段重提这个概念,它的意义是什么,将怎么实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嘉宾谢伏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一直非常重视。不仅因为我们13亿人口中的60%左右还在农村,这是一个现实。所以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实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 为什么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加快城市化与加强三农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矛盾。从1978年到1998年,我们的城市化率大体每年提高0.7个百分点;从98年到2004年大体上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从98年以后城镇化比前20年在加速。按照传统的思想,只要我们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转移农村的人口,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我们就能够完全的解决三农问题。但事实上发展到现在,我们感到仅仅加快城市化,不足以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城市化的资金到底从哪里来?事实上除了通过发行国债、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财政和金融政策以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土地的批租所带来的收益。根据有关部门研究和统计,98年全国通过批租的收入大概是507亿;99年521亿;2000年是625亿。大体是在500亿到600亿之间。2001年到1318亿,2002年到2452亿,2003年5705亿,是成倍的增长。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占用土地这是必然的,但是城市化的这种急剧扩张对土地的征用是不是完全合理呢?我想如果我们能给予农民足额的补偿,通过土地征用确实加快城市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应该是正常的。如果通过征用土地,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局面,这样的城市化可能会加剧城乡之间的矛盾,而不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讲,加快城市化本身还不能完全解决三农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不仅要加快城市化,同时也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第二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在大幅度土地,通过土地批租得到的收入加快城市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农村的基础在弱化,从98年到03年,我们的耕地面积减少1亿亩,粮食的播种面积比1998年减少2亿亩,粮食的总产量到03年比98年减少了1600亿斤,粮食的库存下降,单产下降,人均粮食的拥有量都在下降,农业的基础在弱化。如果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跟缓解就业也有矛盾,大体GDP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容纳100万就业。那么多的农村人口需要向城市转移,如果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处理不好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的问题,有可能和城镇的就业发生矛盾。也可能在城市出现拉美城市化当中所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就是一些农村人口进到城市,缺乏住房,没有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对城市的发展带来负面的效应。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完全依靠这种城市化,还不能完全解决三农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缓解城市化加快和三农至今的矛盾。 第二,过去七年政府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工业化、城镇化都在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客观上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在扩大,从改革开放初期2.57扩大到现在的3.23,这种矛盾在加大。过去对城市加大投入所以城市发展快了,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们有条件略微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促进农村的发展,以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第三,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条件就会更稳固。历史上我们每一次出现宏观经济的波动,通货膨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农民基础地位削弱有关。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利于我们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扩大国内的需求,加强了对农村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后财政会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方面的改善会有大的提高,就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有利于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就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就会增强,就有利于扩大国内的需求,同样有利于整个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第四,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我国有13亿人口,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件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不能充分供应老百姓所需要的粮食。粮食的供求出现紧张,我们的宏观经济就会出现波动。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会巩固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第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卫生等建设,农民即使生活在农村,也有一个比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他们安居乐业,就有利于社会稳定。说到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要求。城市很多地方人均GDP已经超过3千美元,但是农村很多地方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很大的必要性。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去年财政收入已经达到26000多亿人民币,一年免掉农民农业税几百亿,今后我们的财政收入还会继续增长,就有更多的财力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另外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也使我们有能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进入到这个阶段,有可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措施 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所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过去的新农村有什么区别?目标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行之有效的、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大的改观,真正把农村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对城镇建设的规划,环境的整治,建设新的村、镇。发展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培养新农民。加强对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措施,第一,要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的生产结构。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 第二,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像乡镇机构、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等。通过深化改革,一方面使政府承担起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使要素流到农村有通常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要增加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农村发展必须要增加政府对农村的投入。通过政府各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比如文化教育。这些实际都写到了规划的文本中。加强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基本建立起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的防治制度,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公共卫生,比如大型传染病的防疫,合作医疗体系的建设,都非常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的素质,避免一些农民限于贫困,有的家庭家破人亡的格局。通过增加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比如加快乡村的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的通讯网络,完善农村的电网,发展远程教育,普及农村的沼气,发展清洁能源等等,都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另外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挖掘农业增补增收的潜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完善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加大扶持的开发力度等等。 最后我想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第一必须要坚持不懈,长期努力。第二,也不能期望一口气吃一个胖子,一年两年就把这个问题完全解决。所以要树立长远的思想,就是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建设起一个符合20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持人: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社会如何才能注重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十一五”规划如何体现现在说的比较多的“穷人经济学”?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或者改变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有利于社会稳定 嘉宾谢伏瞻: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十一五”规划中也有非常明晰的阐述。我们还是要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总体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1978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343.4元,到2004年全国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是9421.6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8%。这是在我们的总人口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实现的。农村老百姓的平均收入1978年133.6元提高到2004年2936.4元,按照可比价,年均增长7.1%。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成绩,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认识。全国的贫困人口从过去的2亿5000万,已经降到2610万。为什么所有人的收入都在提高的基础上,大家对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这么敏感,有的甚至比较愤慨。主要是因为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扩大,城乡的差距也在扩大,区域差距也在扩大,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整个分配的秩序比较混乱,尽管收入都提高了,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使这个问题比较的敏感。这种现状很危险,确实需要改变。第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不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一个富人比如年收入10万,假定收入增加1万,他可能有8000块钱存起来,2000块钱去消费。一个穷人加入年收入1万,收入增加1千块钱,可能800块钱用于消费,200块钱用于储蓄。所以边际消费的倾向不一样,富人更多的钱可能存起来,穷人只要有增加的收入可能都消费了。如果能够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应该是有利于扩大国内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另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或者改变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有利于社会稳定。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不符合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富裕,而是要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努力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有很大的必然性。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有客观原因 第二方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确实有客观原因。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分配的基本模式,基本的分配制度就一定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这样一个制度。只要是这样一种制度,在初次分配的领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必然的。 第二,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发挥作用的地方,在初次领域分配也导致差距扩大,比如非公经济的企业主,按照要素取得收入,收入一定是比穷人增加快。在市场机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的领域,比如一些行政性垄断很强行业,不是它的效益提高了收入增加,而是因为垄断地位提高收入,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这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 第三,开发程度不是很平衡。发达地区的开放程度高一些,落后地区的开放程度低一些,收入分配差距就会拉大。目前低端的劳动力资源源源不断供给,高端的人才供不应求。高端人才是按照市场定价,低端的劳动力由于供不应求,所以一直保持低价的水平,也拉大了差距。 第四,收入的秩序不健全、信息不完整。每一个公民到底一年取得多少收入,每个月取得多少收入,有关部门很难知道,税务部门很难确切知道一个公民一年的收入。这种情况下,怎么用手段去调节过高收入。所以收入信息不完整、不健全,没有个人收入的信息系统。另外调节的手段不科学,很多应有的税种还没有,比如遗产税,所得税本身也有一些弊端。所得税是按照一个人的工资收入在扣除,而不是按照家庭的负担扣除。有有利于征收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比如一个三口之家只有一个人工作,月收入是2千块钱,人均只有700块钱,我们的所得税是按照2000块钱作为应税收入,扣除800块钱还有1200块钱。但他家平均收入700块钱不到也在交税,另外一个家庭可能三个人都工作,收入很高,也是同样的征税办法。所以调节的手段不科学。 另外转移支付不规范,对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解决公共服务的地方也不公平。比如城市过去的价格补贴,再富的人也有十几块钱的价格补贴,很穷的人也是十几块钱的价格补贴,这就是造成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些主观、客观的,政策的、体制的各个方面的原因。但是这种情况我想不能继续下去,我们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必须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 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 从思路和措施来讲,今后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这次规划文件中也提到,要关注社会公平问题。所以从思路和措施上,1、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首先健全税制,税收的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的程度就不可能得到改善。通过健全税制,比如最近个人所得税税基的调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加强对税收的征管,对富人该收的税要收,补贴低收入群体,真正做到防止偷税漏税。2、建立起个人收入的信息系统,每个人只要是合法的收入,多高都要交税,大家都是能够接受的。你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得到的收入可能会很高,但是如实申报,照章纳税,政府把纳税的钱用于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大家的意见就会小一些。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实行转移支付。 第二,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比如城乡居民的就业存在歧视,男女之间的就业,同样大学毕业生,男生就业相对容易,女生会困难一些,甚至工资标准也有差异,残疾人的就业有的地方存在歧视,还有受教育的机会等等,要创造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分配的过程要公平。 第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生产发展了,我们就要相应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第四,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医疗、子女的就学困难问题。比如城镇要提供廉租房,使确实没有能力购房,也确实没有钱租房的人有栖身之所。困难群体子女的就学,不能因为家里没有钱,交不起学费、书本费就失学,九年制义务教育一定要保证。还有农村大学生就学的贷款,对有能力考上大学又没有能力支付上学费用的,我们的金融体系就应该提供助学贷款。从各个方面为困难群体提供就学的机会。 第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大体不到50%,整个社会群体中还有50%的人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范围,从某种程度上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第四,规范分配秩序,建设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管理体制,更加统一规范。现在不同的省市公务员的收入是有差别的。都是国家公务员,同样的级别做同样的工作,有的甚至在落后地区承担的压力更大,但收入水平更低。当然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支出的水平也有差别,比如住房的价格,其他的支出有所不同。但是要考虑这些因素之外,使同样的公务员在不同的地区的待遇要相对平衡。另外要完善国有企业的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的监管。不能因为垄断性行业的行业特征,不付努力得到不应该,或者过高的收入。 第五,要提倡扶贫助弱的社会风尚,先富带后富,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先富起来的人不要为富不仁,适度消费、文明消费,不要大肆消费造成低收入群体对你的歧视。对捐助行为要有鼓励政策。 要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可能难度很大,近期还是要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二,在公共服务方面要提供均等的机会,比如受教育的机会,均等的分配过程等等,不能期待绝对差距的缩小。第三,通过反腐败解决非法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带来的。第四,完善体制机制。当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个问题需要长期的时间解决,也需要我们把蛋糕做大,经济发展使我们有更强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十一五”总量增速7.5%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主持人:我们想请谢主任简单的预期一下今后五年我国的GDP将会以怎样的速度增长。十一五规划说:到2010年中国的GDP比2000年翻一翻,增长速度是不是过快?是否与速度和效益并重的方针相矛盾? 嘉宾谢伏瞻::“十一五”所确定的“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就是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人均GDP翻一番。这个目标跟十六大的目标比较,是一个要求更高的目标。按照十六大所确定的目标,是二十年翻一番,年均增长速度是7.18%。如果按照7.18%的增长速度,我们头十年要实现总量翻一番,十一五只要5.7%就可以。因为十五的增长速度是8.8%,十一五是5.7%就可以实现总量翻一番。考虑到“十五”的增长速度是8.8%,如果定位5.7%显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今年目前我们还是9.4%,去年9.5%,前年9.5%,这么高的增速一下掉到5.7%,显然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第二,按照头二十年总量翻两番,总体经济增长的规模就越大,经济增速提高的困难越大。头十年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就会给2010年到2020年的经济发展留下一个比较大的余地。所以GDP头十年翻一番,就意味着我们“十一五”总量的增速达到7.5%就可以。7.5%跟8.8%相比是低一些,如果按照这个指标衔接是比较合理的。再有,“十一五”总量增速7.5%,是不是不利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7.5%比8.8低1.3个百分点,比十五的增长速度低一些,这有利于引导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按照提高效益、降低消耗,转变增加方式,着力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子上转变是有利的。 主持人:今天谢主任在新华访谈对“十一五”的问题进行解读,对社会上存在的心态给予了解释和引导,相信今天的访谈会让我们的网友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对今后生活的改善树立信心,谢谢谢主任,也谢谢网友。 嘉宾谢伏瞻: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