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称中国是值得信任国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0:41 环球时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称中国是值得信任国家

10月25日,康德苏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郑园园/摄(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个人简历

  米歇尔·康德苏1933年5月1日出生于法国的巴约讷。父亲是历史学家,当过新闻记者。康德苏先后毕业于巴黎大学、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1960年进入法国财政部。1978—1984年任巴黎俱乐部主席;1984年11月—1987年1月任法兰西银行行长;1987年1月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七任总裁兼执行董事会主席。1992年、1997年两次连任。1999年11月
9日,他因为“个人原因”宣布辞职,并于2000年2月14日离职。

  康德苏以善于谈判而闻名。“节俭”、“严格”和“节制”是他的三项原则。在美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1998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银行家600强中,他列第五位。

  法国人米歇尔·康德苏是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任职长达13年。他曾于1999年发起了“拯救比索”行动,帮助
墨西哥
稳定了货币。辞去IMF总裁之职后,康德苏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顾问,还是英国首相布莱尔主持的“非洲委员会”委员。10月25日,他在访问北京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采访开始前记者为他照相,他问:“要穿上西服吗?”继而又自己回答道:“我喜欢穿衬衣照相。”我明白这弦外之音。20日到达北京那天,他说,这次他是以“自由人”的身份来访的。体现在着装上,他大概认为不必总穿正装。接着他说,他任何时候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过当总裁时,讲话得考虑身份和场合,现在则可以比较自由地表达意见了。

  应增加穷国和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

  记者: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芬森曾评价您给IMF“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1999年在您的主持下,IMF和其它国际金融机构共为墨西哥筹到500亿美元货款,帮助比索重返正常轨道。但IMF的援助经常带有许多苛刻的条件,为此,您也受到过不少批评。那时,您感到压力吗?痛苦吗?

  康德苏:是的,我受到猛烈批评。批评总是有益的,但是当批评者把事情无限夸大,当批评变成谎言的时候,那确实使人痛苦。面对攻击,我常常愤怒回击,我甚至想过要换一个职业。不过还是没有换,因为我想到我服务的机构面对全世界,我的工作对穷国有帮助,可以帮助穷人、妇女、儿童摆脱困境,我就干下去了,没有被攻击压垮。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呼吁IMF改革,主张国际金融机构增加穷国和新兴国家的权利。对此,您怎么看?

  康德苏:全球化使世界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就是:贫困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世界性问题。当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时,不仅要依靠技术手段,还要重视伦理道德因素。就是说,要考虑我们的方案对人会产生什么具体的后果。无论制定货币政策、贸易政策,还是环境政策,我们都应该想一想:最贫穷的人以及年轻一代,会对我们的政策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们的政策是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呢,还是使他们的处境更糟糕?

  此外,还要考虑它是否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即是否给未来几代人留下发展空间。

  我当IMF总裁期间,深感对待穷国的态度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60多年来,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人多数是美国指定的。我赞成改革,难道不应该增加穷国和新兴国家的权利,使它们的话更有分量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