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 强燕) 在上周六举行的“全球通VIP俱乐部商务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指出,心态毛躁是中国企业家普遍存在的心态,往往匆匆忙忙地进入一个“有潜力”的行业,但遇到危机后又匆匆忙忙退出,而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制化环境和“信托责任”,中国也非常缺乏能从“危机”中创造“转机”的企业家,这是中国国企、民企遭遇发展瓶颈的重要症结之一。
郎咸平认为中国缺乏卓越的企业家,而不是体制上的原因。他进一步断言,国营企业中遇到的管理低效等问题在民营企业中也都会遇到,国企的不成功不代表民营化一定成功,甚至“哪个省先民营化,哪个省衰退的也越早”。因为,在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原来的管理者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需要引进职业经理人,但在这样一个缺乏信托责任的环境里,职业经理人的作用是值得怀疑的———郎咸平用他的保姆理论解释说,“这一群会践踏国有资产的职业经理人,将来一定会践踏民有资产。”
自称在“布道”的郎咸平认为,要形成信托责任的意识,需要一个更有执行能力的政府,推行法制化的建设,而法制化的建设必须先规范政府的行为,再规范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同时,要有透明的工序流程的设计,没有个人决定的空间就没有贪污的余地。而如果没有法制化的前提,民营化走向沉沦的几率将大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