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市场失灵招致钢铁困局 千家钢企命运已到边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3:35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杨利宏 来源:中国经营报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一片焦灼的气氛中,宝钢代表中国钢铁企业与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日前在青岛展开谈判,为即将到来的12月铁矿石正式价格谈判战预热。此前,钢铁行业主管部门异乎寻常地出台“限产保价”措施救市,要求主要钢铁生产企业减少产量以挽救一路“高台跳水”的国内钢材价格。内忧外患之下,中国1000家钢铁企业和数百万产业工人
的命运已经到了危险边缘。

  此次参与铁矿石价格谈判的除了宝钢之外,还有日本新日铁和代表欧洲的阿塞洛公司,对阵世界铁矿石供应寡头巴西淡水河、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集团。

  占据了世界

铁矿石需求增量80%以上的中国钢铁产业,在此次谈判中正在寻求定价主导权,并希望把“限产”等种种手段作为谈判的筹码。但以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为首的国际供应商,却清楚地看到了中国钢铁产业的软肋,“中国的中小钢铁企业很多,不能与供应商达成长期合同,来自中国的需求仍将增长,明年的铁矿石价格仍然会上涨。”

  不久前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显然也希望解决“产业集中度低”这一制约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症结,明确提出未来5年国内前10家钢铁公司钢产量要达到全国总产量的50%,到2020年这个比例要达到70%,而如今的这个比例仅为34.64%。在规模经济作为竞争优势的钢铁行业,相比欧美和日韩高度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高度分散的产业联盟不仅让中国钢铁产业丧失了国际市场的定价权,甚至让国家的各项宏观产业调控政策一一失去初衷而难以奏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年时间,中国钢铁年产量从1亿吨飙升到超出3亿吨,如今已经占据世界钢铁产量的四分之一强,大大小小的钢铁生产企业也从不到600家迅速扩张到目前的1000家。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对于相关产业及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但条块分割的地方经济与产业整体利益并非一致,各地急功近利的“大炼钢铁”,不仅加剧了国内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还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国内钢材市场无序竞争和价格的大起大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示之后,建筑、机械、汽车、家电和造船等钢铁下游产业的需求明显放缓,供过于求的钢材市场价格也从年初以来一路阴跌了超出50%。近日,钢铁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大型钢铁生产企业“限产”稳定市场价格,但在集中度低下、高度分散的钢铁行业却难以成行,“即使大企业减产了,中小企业还在投放市场,价格还是不能稳下来。”

  在制造政绩和发展“诸侯经济”的驱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不顾资源禀赋、盲目投资

钢铁业走重
化工
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亲手酿成了今日“限产保价”仍不见成效的“市场失灵”,正是如今中国钢铁产业危局的始作俑者。价格和产量已经不能作为市场信号的情形下,整个产业不得不为过去十年里的地方政绩“冲动”形成的市场失灵而买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