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苏中最具潜力 长三角上半年增幅南通夺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15:2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专访南通市长丁大卫

  本报记者 周扬

  南通报道

  10月22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市长再次聚首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六次会议。会议的执行主席方——南通市因为上半年GDP增幅位列16市之首而备受瞩目。

  10月23日,南通市市长丁大卫在南通市行政中心就长三角港口协作及南通未来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21世纪》:上半年苏中地区(南通、扬州、泰州)经济增幅的各项指标均排在江苏省前列,尤其是GDP增幅,南通位居全省第一,这是否说明,苏中已成为江苏最具增长潜力的地方?

  丁大卫:的确,苏中地区这两年发展很快,南通的经济增幅有了很大提升。今年上半年,南通市实现GDP711.63亿元,以15.9%的增幅,首次跃居江苏13个城市排名第一位,同时也位列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之首。

  苏中地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招商引资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将来会是江苏省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

  《21世纪》:江苏省的南北经济差距是不争的事实,“苏北振兴”的口号一直在提,但实际上苏北与苏南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苏中地区加快发展对苏北有何借鉴意义?

  丁大卫:其实苏北地区的发展也不慢,苏中、苏北各个城市都在努力缩小与苏南的差距,苏中发展得更快一些。事实上,目前南通的发展与苏南的差距已经在缩小。

  南通市靠上海很近,与长三角各城市的协作也更为便利,南通是江苏唯一拥有“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城市。这两年南通的发展速度都高于全省的平均速度。只要坚持下去,全面融入苏南是完全现实和可能的。

  苏中与苏南其实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提升增长速度,才不至于使差距扩大。苏北的问题有其历史根源,但最主要的还是区位上目前还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21世纪》:南通的铁路运输原本比较薄弱,但最近沪通铁路已经列入南通的“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并且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认可,请您介绍一下沪通铁路的情况。

  丁大卫:铁道部和江苏省的领导对南通的铁路建设高度重视,今年铁道部刘志军部长两次来南通视察,提出尽快建设沪通铁路,把南通建设成区域化的客运中心、货运中心和维修中心。预计两年内新长铁路将延伸到南通港口,沪通铁路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

  《21世纪》:谈到上海的的经济辐射,最主要还是产业转移的问题,南通与上海的合作日益紧密,苏通大桥,崇启、崇海大桥完成后,这个优势将更为明显。

  丁大卫:南通接受上海的产业转移由来已久,纺织业方面的合作就不用说了。南通钢厂于1992年加入宝钢集团,改制后又吸引日本新日铁株式会社、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等国外资本成立了南通宝钢新日制钢有限公司。南通市和上海的静安区、杨浦区为友好区市,双方在科技、卫生、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有全方位的合作,南通还利用杨浦知识创新区内的研发优势为本地企业服务。相信南通与上海之间的三座大桥建成通车后,上海对南通的产业转移还会进一步加快。

  但南通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上海的产业转移,同时也在进行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形成自身的优势产业。南通部分低端产业也在向其他地区比如苏北转移。当然从上海到苏南、苏中、苏北还是存在产业梯度的。

  《21世纪》: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拉动就业还是有很大帮助,南通能割舍这一块吗?

  丁大卫:以南通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并不是说完全放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包括苏南、上海也都还没有放弃。南通要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鼓励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落户。同时也积极鼓励适合当地特点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21世纪》:宏观调控之后,土地的审批越来越严格,而且这种状况会长期持续下去。对于南通这样快速发展的城市是不是制约尤其明显?

  丁大卫:这要换个角度思考。制约也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节约化、集约化利用资源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摒弃以往那种粗放的增长方式。具体说是要调优、调高、调强、调特。建立高产出、集约型、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致力于用信息化、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另外,土地一定要集约化利用,一些制造类的厂房可以盖两到三层楼,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对于这一点,在中国目前的大背景下,外商也能理解。

  《21世纪》: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观念在越来越淡化,十一五期间南通将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的意图?

  丁大卫: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很多,落实到我市的工作上,总的讲就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兼顾各方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对于投资者而言,一座个性城市应该是具有亲和力的城市。城市的亲和力应该持续实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相融。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4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南通城市秩序与安全指数居第二,政府服务质量居第一。在今年9月份举行的2005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上,我市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并被评为全国8个未来5-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的城市之一。

  《21世纪》:此次长三角协调会上,港口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洋山港的建成运营,长三角的港口集群面临新一轮的竞争,南通港将如何准确定位,和其他同类港口如何竞争?

  丁大卫:洋山港的建成对整个长三角都是一件好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将大大降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成本。南通本身的岸线资源十分丰富,已经有38座万吨级以上码头,拥有黄金岸线203公里,正在开发的洋口港可停泊10万吨级货轮,规划开发的吕四港可形成数个5万吨级泊位群。

  南通的港口与洋山港有竞争,但更多的是整合、优化、合作双赢。南通的港口与上海、浙江的港口各有自身的特点,集疏运条件也各不相同,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形成长三角物流的整体优势。此次长三角协调会上,南通与上海港航EDI系统互联开通,物流信息一体化的协议也已经签订。这就是双方合作的具体举措。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竞争是正常的,没有竞争才不正常。竞争可以提高水平,带来新的合作的局面,当然要避免恶性竞争。

  《21世纪》:长三角的许多城市都在提大力发展服务业,似乎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敲门砖,我们在采访苏州市长阎立时,他认为苏州靠上海近,生产型服务业可以依托上海,您怎么看待?南通发展服务业方面有何打算?

  丁大卫: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制造业更需要服务业的支撑来实现产业的升级。南通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主要还是物流方面,依托港口的资源优势。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服务业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一些设计、研发的高科技部门,金融、保险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等,仅仅依靠上海是不够的。南通旅游的优势和潜力也很明显。我们除了打算在生产型服务业方面要有大的作为外,在生活型服务业方面也要有大的发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