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0月23日电(芮芬)中科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最近完成的报告“黄河源之危——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指出,近50年来黄河源区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88℃,在这种趋势下,仅最近30年间黄河源区冰川面积就减少了17%,直接造成水资源损失23.9亿立方米。
“黄河源之危——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报告作者之一、兰州寒区旱
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教授刘时银说:“气候变化是黄河源区生态恶性循环的根源所在。全球变暖造成温度升高,致使冰川和冻土消融、湖沼湿地消失乃至土地退化,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黄河源区的生态恶化,不仅威胁到黄河源区人民的生活,而且将对黄河全流域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6月,中科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考察队奔赴黄河源区,考察发现仅最近15年间,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境内约有2000多个小湖已经干枯。同时,1986年到2004年间河流水域面积减少9%,沼泽湿地减少13.4%。水域面积的迅速萎缩不但直接减少对黄河径流的供给,更导致气候越发干燥,并使得区内的地下水位普遍下降7至8米,局部地区甚至超过10米。地下水位的下降又造成了土壤水分的丧失和地表植被的死亡。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总工程师胡兴林透露,黄河源区提供了黄河兰州以上河段水量的55.6%,在整个流域来水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资源短缺以及流量减少,将对黄河源区的经济、社会和群众生计造成长远的影响。
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教授赵林说,青藏高原冻土也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广泛分布的永冻层是黄河源区生态平衡的基础。但在近年来温度逐年升高的趋势下,永冻层在寒冷季节无法及时回冻,导致大片多年冻土退化。冻土退化引起地下水下渗,甚至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倒置,从而进一步引发黄河源区湖泊河流水位下降。冻土消融还引起土壤含水量下降,植被覆盖度降低,荒漠化加剧,从而造成冻土进一步退化,形成恶性循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