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家外资行受访表示中国四大银行并非最佳伙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 10:3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陈宜飚 香港报道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多年以来,他们眼中的中国金融市场是怎样的?他们将如何实施自己的战略意图? 10月18日,普华永道(PWC)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调查给出了答案。从今年三月开始,他
冷评监管 普华永道的调查中,外资银行列出了经营中最有困难的十大领域。 这些领域的排序结果出人意料。排名第一的,是监管环境问题。 许多外资行认为,尽管中国对金融业的门槛不断降低,但是却存在“监管控制上升”、“法规解释不明”和“各地执法差异”等问题,这是中国银行体系中迫切需要改进的三大方面。 他们认为,中国的金融法规不够清晰明确,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很强;更有甚者,在中国不同地方对同一个法规的解释居然大相径庭。 比如,“一方面,中国鼓励外资银行走向西部及东北地区,而另一方面,却对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制定了高昂的法定成本限制。”某外资银行人士对记者说。 调查显示,外资行在中国发展遇到的第二大问题是,完善公司治理和寻求合格的员工。报告解释说,由于外资银行在内地市场扩张迅速,人手短缺现象严重,有跨国银行经验的人才经常在“跨行行动”,造成了管理的困难。 相反,众多经济学家热衷讨论的中外银行竞争、不良贷款问题、企业品牌等,在这些受访的外资银行看来,基本不是困难。 这些受调查的银行把风险管理列为十大困难的倒数第三位,而来自内地银行的竞争更是排在倒数第二位;对不良贷款问题,受调查者则根本未列入“困难”范畴,而是把它列为“最不困难”的第二位。 普华永道金融服务业审计合伙人、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梁国威先生对此解释说,从外资银行的角度来考虑,实际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是最简单的领域之一。“这是他们内部可以控制的,他们认为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都可以利用母行或是母公司带来的制度或是系统来解决。”而相对来说,外资银行认为比较困难的是法律监控,他们在这方面还有些被动。 消费信贷是业务重点 什么是外资行未来的业务重点? 调查显示,多数外资行认为,未来几年最赚钱的领域是个人消费信贷及投资领域。 普华永道的另一位金融服务业审计合伙人、报告作者卓茂文(Mervyn Jacob)表示,目前只有少数外资银行参与零售及投资业务,但预计在未来3年这方面的数字将会大幅增长。他同时表示,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外资银行最感兴趣的是信用卡、按揭及投资产品。 卓茂文说:“受访的银行中,有9家外资银行表示将在2008年进行这方面的业务;有兴趣发展债券产品的外资银行也将从目前的6家发展至2008年的16家。”卓茂文说,“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传统业务方面,例如项目融资、企业银行、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贷款等,外资意向的变化并不大。” 梁国威表示,这个调查突出了一个趋势,即到2008年这些外资银行在信用卡、个人消费信贷方面会有很大的增长。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银行普遍预计,到2008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住房需求的增长以及银行存款的释放,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梁国威说。 事实上,除了零售业务,在批发业务方面外资银行也颇为关注。外资银行普遍认为衍生信贷工具和结构产品今后将获得迅速发展。受访者认为随着中国商业环境的变化,风险管理产品也会日益成熟。 首选自我扩张 既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外资行将首选何种方式进入中国呢? 调查的答案是:“自我发展”为首要战略扩张手段,其次是与内地的商业银行建立合资股份公司。而与四大国有银行的“伙伴战略”仅位列第三,并被认为仅是“近期”内较为重要的选择。 外资行高度认同的是,选择合作伙伴时,最为看重的两大要素是“实施管理控制能力”和“保护外国投资者利益”。 梁国威表示,这些受访的银行绝大部分都希望通过自我扩张方式进入中国,据他分析,重要的原因是,认为这样在文化、价值观方面更容易调控。 卓茂文解释说,与四大国有银行进行合作是许多外资考虑的选择,但是考虑到内地有关资本限制的要求,这一机会并非每家外资银行都可以享有。 调查显示,众多外资银行均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35家被采访的银行中,有超过70%的银行预测他们今年以及以后三年的年收入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有6家银行预测,他们今年的增长率将超过100%。另有四家银行估计,到2008年他们的年增长率至少为100%。 在利润方面,有40%的受访者认为过去三年来的利润增长符合预期值,另外40%的受访者认为利润增长超过预期,只有20%的银行表示,利润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是总共仍有85%的银行表示,相信未来三年利润增长会超过目前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