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黄金周边际成本逐渐增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12:12 新经济导刊

  □ 北冥鱼

  热热闹闹的“十一”黄金周收场了。不少省份

  关于本次黄金周的统计数字也纷纷“出笼”,大都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长。以北京为例,“十一”接待游客增加近5%,旅游总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上海接待观光游客与去年同
期相比减少2.84%。

  这一方面表明,黄金周消费更趋理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度过15个黄金周之后,黄金周的边际效用在逐步递减。

  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告诉我们:同一商品的单位消费满足度会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即消费长度愈长,效用的增加值会愈短。人在异常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获得的会是一种欲饱罢休的感觉;吃第2个、第3个时,增加馒头的欲望将会减少(无论你怎么爱吃馒头);吃到第4个、第5个时,欲望就会停止,甚至为负……

  从1999年开始,中国提出黄金周概念,国庆、“五一”放七天长假。把为期一周的长假称为黄金周,始于2000年,实施已七年有余,这一重要举措的最初本意旨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事实上,这几年来黄金周确实带动井喷式的消费浪潮,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并有力地带动相关行业。然而,商业和旅游作为假日经济的受益者,其市场机会的挖掘已经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特征。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自于心理学上的韦伯定理,他认为神经元对等量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强度,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而递减。实际上,从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人们对黄金周等量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强度在减弱,黄金周的效用与需要性已经大不如前,大有“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

  黄金周推行至此,第一个、第二个黄金周带来的是兴奋与便利,效用极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效用逐渐减低。比如外出旅行,刚开始实施时兴奋难耐,第一次外出旅行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冲动性消费带来的效用为100;第二次外出旅行的时候,效用为90;第三次外出旅行的时候,效用为70。从第一次到第二次外出旅行效用减少了10,所以第二次外出旅行的边际效用就是-10,第三次则为-20。

  尽管效用是主观的,但所有人的消费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由于

旅游网点的拥挤人多、旅途艰辛,人们对外出旅游兴趣逐渐减弱。这也导致了,大多数人在经历黄金周的兴奋,对交通部门、旅游景点的抱怨和无奈之后,对外出旅游的兴趣逐渐减弱,开始将度假锁定在:理性、个性、多元。

  黄金周只是特定时期的过渡性质的特定产物,其真正意义在于第一次明确了劳动者带薪休假的权利,从这一点来说已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避开黄金周出行。在这种情况下,黄金周必须要有所调整,否则它对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作用将逐渐式微。黄金周假期会带来交通、环境、政府办公等众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其效用是不断降低的。

  对黄金周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评估,一年三个黄金周,对拉动内需作用不大,长假边际效用递减,长假成本逐渐加大。尽管现行黄金周制度的弊病已日益显示出来,但由于制度改变的成本等原因,黄金周制度不会在近期内被取消,但制度的修正却又势在必行。我们无不在潜意识中想实现效用最大化,换句话说,我们努力把钱派上最大用场,避开黄金周也许是个较优的选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