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评审意见全文反馈制度遭诘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2:14 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周振鹤身份泄密调查

  周振鹤至今还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他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出了这件事,他有学生在网上笑话他怪不得至今还骑着破车——别人都老早坐上小汽车了

  本报记者 陈小莹 发自上海

  10月9日,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振鹤在媒体上发表公开信,要求退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专家组。此前,周振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的一个项目评审中发表否定意见,使得该项目未能获得通过。

  按照规定,评委身份将被保密,而9月27日周振鹤接到上述项目负责人的电话,对方明确知道其身份,评委资料已泄露。

  公开信一经发表,在各界引起轰动,关于学术黑幕的争论激起千层浪,甚至有人怀疑是周振鹤自己的评语泄密,各种意见很快使他身处旋涡中心。

  当周振鹤从北京回到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有机会通过电话向周振鹤了解有关情况。对于其自己评语泄密的说法,周振鹤愤然表示:“申请人亲口跟我说,他和地学部的关系好,对评审一清二楚,肯定是他们泄露的。”

  保密体系形同虚设

  “周老师,我已经看了全部五份评审意见,对您的否定意见表示感谢,我的申请书写得确实有问题。”9月27日,周振鹤意外地接到了项目申请人这样措辞的电话。

  在当天的日记中,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我一点也不怀疑该项目申请人的态度是真诚的,但当他在跟我通话时,我却仿佛感到自己像是被剥了衣服,放在手术台上让申请人做解剖一样。”

  这个电话的时间,距离他在网上提交评审意见的时间正好整整四个月。

  今年5月27日,周振鹤提交了自己的评审意见。虽然那个关于地名学的项目是由他的熟人主持申请的,但出于学术角度的考虑,他认为该项目设计不甚理想,项目能力暂时不够。最终,出于对国家级科研基金保密制度的信任,他还是选择提交了否定的意见。

  “当时我想,既然网上有两道密码把关,应该是可靠的。”

  按照国家规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遴选和管理工作应遵守回避和保密的有关规定,项目评审专家对于项目申请者而言,处于匿名状态。

  最后,该项目确实没有通过评审,也就没有获得基金的资助。

  但令周振鹤愤慨的是,评审信息居然这么容易就被申请人获知,匿名的制度形同虚设。

  第二天,当他将此事与其他同事交流看法时,他们的结论对周振鹤的触动很大,“机器当然是保密的,可人是活的呀。”

  于是,周振鹤选择了在媒体上发表退出评审的公开信。

  在信中,他表达了选择退出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我没有按照常理人情,在评审项目时投熟人一票是对熟人的伤害;将问题公布于众又是对双方更大的伤害。但学术问题的黑幕不能一直停留在抽象讨论阶段,在具体事例前没人‘牺牲’自己站出来说,就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改变和进步。”周振鹤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自己泄密?

  “据我所知,在周教授的评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两个概念是最早由我在《体国经野之道》一书中提出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的一位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周振鹤在其评语中的这一提法是泄露其身份的唯一渠道。

  上述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解释说,三四年前,基金会就开始实行评审意见“全文反馈”的制度,即申请人可以看到全部评审意见,但评审人的姓名会被隐去。

  “大多数申请人很欢迎这种做法,觉得对自己的学术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试行该制度的初始阶段,基金会发函给每个参与评审的专家,说明“全文反馈”的步骤。

  但是今年,基金会并未向有关专家发出上述函件,这位负责人表示,信息中心应该会提醒每位网上提交意见的专家。

  “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各大学和科研院所,素质普遍非常高,我们也严格执行了‘背靠背’的评审制度和保密机制。所以我可以肯定不是我们的工作人员泄的密,以前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同样的事情。”目前基金委员会对于此事的决定还在研究之中,但这位负责人个人认为不可能是工作人员的问题。

  至于为何会将这样明显会泄露身份的评审意见“全文反馈”给申请人,负责人解释说,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大对自然科学的投入,项目总金额从原来的8000万元到目前的30亿元。相对应的,收到的申请书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现在达到平均每年收到5万份申请书,按照每份申请需要5名专家评审的要求,共邀请25万名专家参与评审。

  而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数量则一直没有增加,7个科学部目前还不到100位工作人员。

  “所以每份评审意见都仔细浏览的可能性很小。”

  这位负责人表示,受申请人欢迎的“全文反馈”制度应该还会坚持下去。但将来会在文本内容的处理上改进工作,争取把全文意见经过一定处理再反馈给申请人。

  在公开信见报之后,周振鹤还收到了来自地学部的一封说明信,说明以上观点。但在回信中,周振鹤将申请人和地学部的密切关系如实告知,表示对其说明的不认同。

  由于周振鹤和地学部都坚持不透露申请人的名字,所以申请人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评委名单,《第一财经日报》无法求证。于是,目前出现周振鹤和地学部双方各执一词的局面。

  审核制度待完善

  “这种事情发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里面,是大大的不正常,学术不能沾染这种风气。”周振鹤痛惜地说。

  周振鹤至今还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他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出了这件事,他有学生在网上笑话他怪不得至今还骑着破车——别人都老早坐上小汽车了。

  “我觉得这和现在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有关。以前对于学界的侵蚀还比较少,而现在拉关系跑项目的比例所占不少。”周振鹤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和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有关系,但人情所滋生的恶果可以用制度来规范。

  “比如诺贝尔奖的提名都要保密50年才能公布,而我们为什么连四个月都不行呢?”

  同样是经常参加各类基金评审的

复旦大学石磊教授,也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所有高校单位都在申报项目,最后能拿到资金的不外乎有实力和有关系两种。同一水平的两个项目,如果别人通过跑关系拿到了资金,那你明年肯定也要去跑。即使那些有水平的,也会因为担心被挤压,而加入这个行列。最后就形成了经济学上的逆向选择。”

  石磊认为,国家级的基金是一种公共教育资源,它是通过抽象委托人基金委员会来配置资源的。相比起国外占主流的私人基金,这个抽象委托人在委托的过程中,就可能会有监督缺位的现象出现。

  在监督可能缺位的情况下,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仍然推行不利于保密的“全文反馈”制度是否合适,是否真的有利于学术的提高,值得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