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浙江农民下山彰显城乡平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当地农民称颂“下山工程”的实惠意义,为土地改革和联产承包以来之最大

  本报记者 田享华 发自上海

  自土地改革和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什么改革为中国农民带来了最大实惠?对浙江农民而言,答案是“下山移民”。

  浙江在两年前就开始了农民下山工程。随着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稿的出台,该工程自然成了浙江省“十一五”规划考虑的内容。浙江省农业与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邵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一直在做,只是没有这个名称罢了。随着中央新政策的推出,我们将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三农’工作。”

  农民心中的“第三大”

  2003年,浙江省开始了为期5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目前,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浙江原有的4万多个行政村已经减少至3.5万个左右。而更重要的变化,是建设农村新社区,让农民共享现代文明。

  “下山移民”是村庄整治中的一块,其目标是农民“职业非农化、居住城镇化”。按邵峰的说法,这是“三十六计最后一计,走为上”——把山上的农户搬迁进入城镇,尤其是三类重点人口(居住地山高山远类、重点水库库区类、灾害频发区类)。为了促使农户更积极下山,政府给予人均1.5万元补贴,并且提供宅基地和产业培训。

  通过村庄整治,浙江初步实现了“村庄减少、农户聚集”,使得公共建设更有效率,成本也更低。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浙江省每年安排搬迁的指标是5万人,但实际搬迁人数超过了此数。从明年开始,浙江省政府的专项资金将由目前的1.5亿元增加到2亿元。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坚告诉记者,浙江农民将“下山移民”称做自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第三大带给农民实惠的事情。

  反哺不“算账”

  林坚认为,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要避免“算账心理”。不管农业和农村有没有对工业和城市作出贡献,作为共和国公民,农民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公民基本权利。这与浙江省力促城乡共享现代文明的想法完全契合。

  为贯彻此意图,邵峰告诉记者,浙江新农村建设将重点放在公共产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甚至包括乡村垃圾的处理。目前,浙江省农村垃圾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方针办理,像嘉兴市就已经实现全市垃圾统一回收处理。

  在教育方面,浙江已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低收入家庭基本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受惠的家庭达几十万户。邵峰还透露,目前浙江省政府正在研究,是否在职业高中层面也实行免费教育;而对低收入家庭,甚至在考虑普通高中层面的免费教育。邵峰称,上述目标有望在“

十一五”期间实现。

  拟定中的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把农民培训当做重中之重。据有关方面介绍,从2004年开始,浙江省有计划地每年培训150万名农民,争取到2010年实现培训1000万名农村劳动力的目标。为此,浙江省每年下拨专项经费四五千万元,同时下属各级政府也有专款。培训对农民基本都免费。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也将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基本保险的全覆盖和纯务农群体的

社会保险,都是浙江省下一步重点推进的工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