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一体化下的左岸与右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15:04 周末画报财富版

    特约撰稿人 尤红梅

  人们一向将塞纳河的左岸看作文化的象征,将右岸看作金钱和政治的象征。欧洲企业组织的内部以及企业发展同样存在着一个左岸与右岸;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各区域间也有一个左岸与右岸……

  塞纳河从巴黎蜿蜒穿过,把美丽的城市一分为左右两岸,两岸的风景、风格大不同,左岸的日耳曼大道林立着各种名目的咖啡店和貌似普通的房屋,右岸的标志性特征则是金碧辉煌的卢浮宫和豪华气派的香榭丽舍区域。人们一向将左岸看作文化的象征,将右岸看作金钱和政治的象征,塞纳河似乎成了城市两种截然不同风景的临界点。

  企业组织的内部以及企业发展也有一个“左右”临界,今年以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走进困局,而裁员则成了困局中的困局。

大众汽车CEO毕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在强大的利润压力中不得不下决心裁员,他说:“员工可能将越来越多地面对工作时间延长并减薪的局面,没有哪家公司能承诺不裁员。”大众表示其在德国的冗员已达数千人,公司计划通过提前退休等自愿的方式削减员工数量。德国大众的难兄难弟还有德国西门子,西门子表示,将在其信息技术服务部门裁减2400个工作岗位,其电信部门也将裁员。这些鼎鼎有名的西欧跨国巨头,现在似乎都由于人员臃肿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在过去的4年中,美国制造行业的雇员数量减少了16%,而欧洲只减少了6%,在欧洲,由于劳工法更为严格,同时有更强大的工会支撑,根据德国法律,大公司的董事会中,工人代表的数量要占到一半。观察人士认为欧洲强大的工会体制延缓了欧洲制造业被掏空的进程。

  工人和资本家利益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立场的左右不同。暂且不去讨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也不去争论冗员对企业组织发展的束缚,事实上,在欧洲企业中,完善的体制,让受雇于企业的劳动者和企业的拥有者具有了更多平等对话的博弈力量。

  与此同时,近期来自全球的公司资讯似乎又传达了另一个信息:全球化正在不断深入,而在此过程中,欧洲越来越被各企业所忽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近期的一项举措就是最新的例证,7月末IBM表示,将裁减14500名员工,其中70%来自欧洲,主要在德国、法国和

意大利这三个主导欧元区经济的大国。瑞典家用电器生产商伊莱克斯计划将生产重点从高工资的西欧转移至工资较低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欧和墨西哥。汽车生产商
通用汽车
目前也在削减欧洲的员工数量,包括裁减德国32000名员工中的近1/3左右,不在少数的跨国公司在西欧各国的裁员力度要远甚于在其他地区。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波不能不迫使欧洲的政治家、企业家以及工会等各方面深入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走出困境?表面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来自海外的低成本吸引了这些公司的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在当前亚洲似乎成了全球资金的吸纳点,成为对比鲜明的“塞纳河另一岸”。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相比欧洲和美国,亚洲经济恰恰是一个相对低的盆地。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候,工业化的每一个步骤便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倘若欧洲为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保持劳动力的竞争优势,那岂不是要让全球的工人最好都像中国和印度的工人一样低成本?亚洲吸引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低成本,谁也不能忽视经济学中的木桶原理,决定装水高度的是最低的那块木板。在社会发展,企业追求利润越来越大的时候,不可能要求工人牺牲利益去换取企业追求的低成本。

  我们现在似乎更加关心的是有能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去选择最低的成本并追求最经济的方式发展,但同时应该看到,全球一体化的还应该有意识、体制、制度、生活水平、福利等的一体化。欧洲企业裁员的艰难似乎匪夷所思,在亚洲中国和印度的裁员更多的是企业和个人的矛盾,在欧洲政府、社会体制对裁员的干预,事实上是因为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高收入,高福利,低劳动强度”似乎成了企业摆脱困境的绊脚石,事实上,欧洲工人与资本家的“左右”临界点,正是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更值得期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驱动下的经济发展才是更有利有益而稳定的发展。

  欧洲工人今日面临的裁员困境与亚洲工人的低收入似乎让企业的自由发展在全球一体化中成了“强盗逻辑”,但是别忘了“有阴影是因为有阳光”,差距的存在会成为人们追求健康有益的经济一体化的动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4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