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关注十一五规划 > 正文
 

中央领导纷赴各地宣传五中全会精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01:3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张馨月 综合报道

  十六届五中全会落幕没多久,“十一五”新阶段的预备工作已开始有条不紊地铺开。除了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该建议的说明等内容的陆续释放,还有一个明显的动作是,中央领导近几天分赴各地宣传五中全会精神,与五中全会前的密集地方调研相呼应。

  科学发展观统领

  10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率先到江苏的南京、镇江、常州等地考察。

  在南京联创科技集团、朗讯科技移动通信南京研发中心、镇江江奎集团、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等企业,胡锦涛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鼓励他们在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自主创新上取得更多成果。

  在镇江农科所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实验园,胡锦涛深入田间地头,同干部群众共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计。

  在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胡锦涛同师生们亲切交谈,仔细了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胡锦涛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坚持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昨天公布的建议说明中,就“十一五”期间两个重要目标作了阐释:一是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比中央以前提出的十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要求更高了一些。这是综合考虑“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五年发展的各方面条件提出的,这个目标是积极稳妥的。

  二是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针对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重的问题而提出的,突出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个“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关键问题,10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山东先后来到临沂、日照、青岛等地,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调查研究。

  贾庆林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即使是资源丰富的地区,也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0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广西考察。曾庆红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扎实稳步地推进。

  与此同时,在山东省考察的贾庆林也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对农村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必要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科技创新

  针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温家宝特别指出,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一点上,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被寄予厚望。

  贾庆林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10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考察的国务委员陈至立提出,希望高新技术企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优势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