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南方日报:后农业税时代 我国如何建设新农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10:03 南方日报

  热门话题

  话题缘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部免征农业税之时。取消农业税可以说终结了城市向农村汲汲取税费的时代,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代。目前许多省、市、自治区已率先取消了
农业税,究竟取消农业税给国家、社会和和农村带来了什么影响?产生了什么新问题?如何应对?如何利用工业反哺农业的机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日前由南方农村报、中国社会科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进行了探讨。本版围绕“后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新农村”这一话题编发论坛上的精彩观点。供读者参考。

  迫切需要进行体制和社会结构改革

  陆学艺

  总体来说,免除农业税,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一大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和正面意义。建设和谐的新农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前迫切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关系的改革。

  只免除农业税而不相应进行体制改革,任何其他问题都没办法完全解决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还没有解决,城乡分治,一个国家两种政策,户籍制度、劳动制度等仍然是分城乡两块。如果只免税而体制不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只是把土地分给了农民,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的身份难以改变,农民进城当了工人仍然是农民工,发了财叫农民企业家,当了医生也只能是“赤脚医生”。农民身份就好像孙悟空的紧箍咒,怎么都摆脱不了,农民永远是弱势群体。不解决这个问题,任何其他问题都没办法完全解决。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但是,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三农”问题只有粮食问题最重要,今年丰收了没有?只关心农业问题,很少人去关心农民问题,而实际上后者更为关键。

  要建设和谐的新农村,要体现在体制上,必须进行二次改革,否则不可能进一步发展。

  改革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各阶层关系,使之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一定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现代化社会三次产业的排序应该是“三二一结构”,而目前我国的产业排序是“二三一结构”。现代化社会还应该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目前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不合理,70%的问题都产生于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首先要取消户籍制度。

  和谐社会还必须包括社会各阶层的和谐,要让所有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现在的情形是各阶层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和谐。首先是利益关系不和谐,该拿的拿不到,不该拿的拿了太多。十年前农民的收入跟现在比基本上没变,增收的幅度很小,甚至一个农民工十年所赚的钱,等于一些大老板的一顿饭。其次是劳资关系不和谐,还有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之间不和谐、上级干部和下级干部之间不和谐。因此,农村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

  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陈祖煌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全省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态势仍未改变,地区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改变,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严重滞后。只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是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围绕珠三角到2010年、全省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必须以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三化”建设为主线,实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等五项具体措施,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区域协调的发展路子。

  以县域经济为抓手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通过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举办“山洽会”、推进珠三角产业转移与承接,财政激励制度等,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三化”建设。通过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特色县、专业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名牌产品、科技服务、流通与批发市场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以中心镇为纽带,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

  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实施“五通”、“五改”工程,实现“五有”(即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造住房,有篮球场、有垃圾填埋场、有生态小公园、有饲养栏、有建设规划)。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广东全省建立健全了农村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开展政府资助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同时在珠三角地区与山区开展对口劳务合作。目前,全省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达1341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5%。2004年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7.5万人。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广东省从1994年开始将在各类性质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外省和本省)纳入城镇职工

社会保险,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分别占纳入劳动部门登记管理的1200万农民工的40.6%、27.4%、26.2%和49.5%。建立了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51%。

  统筹城乡体制改革

  近年来,广东不断探索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

  广东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工业带动农业、城市辐射农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反哺支持农业、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省上下统筹城乡的战略意识和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反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现了愿意投入、敢于投入农业、农村的可喜局面,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工作氛围。

  作者系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新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集中表现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乡村工业化、村落集镇化或社区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治理结构民主化的大趋势

  新乡村战略:以工哺农的载体

  王景新

  新乡村建设不仅是现代化进程中防止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和落脚点;不仅是统筹城乡、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关节点,而且对于我国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重要作用。新乡村建设应该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在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的条件下,特别需要加强农业农村这一承接载体的建设

  新乡村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防止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和落脚点。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的现象比较普遍。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越发彰显农业、农村经济萎缩和萧条的局面,到20与21世纪之交,已演化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了跳出“三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战略和新政策应运而生。“三农”发展确实需要外部环境和条件,但工业化、城市化绝不能替代“三农”自身的发展。在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的条件下,特别需要加强农业、农村这一承接载体的建设。审时度势,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总结我国农村建设的初步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及时启动一场有组织的新乡村建设运动。

  新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关节点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诣是动员城市经济系统的力量,支持和加快乡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改革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平等的城乡经济关系,使城乡居民的基本权利在法律和事实上都平等;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目标是工农互促、城乡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而达此目标其着力点应放在农业和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制定具体战略。当前长三角等发达区域率先展开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将重点放在促进乡村现代化上,由此而启动了中国新乡村建设运动。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城乡现代化的交汇融合,是现代社会结构对二元社会结构的替代,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它绝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城乡资源的统分统配,更不是强势集团继续剥夺弱势群体的新借口。

  新乡村建设的启动成就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新乡村建设对于我国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重要作用。新乡村建设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从初步实践看,新乡村建设涉及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制度变革等方面。政府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可以起到反哺农业、支持农村、拉动内需等一箭双雕的作用。

  新乡村建设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借助农村制度创新和“三农”新政策的动力,我国新乡村建设集中表现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乡村工业化、村落集镇化或社区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治理结构民主化的大趋势。

  中国新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是建立在初步工业化和总体小康基础之上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

  它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其利益格局重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乡村政治、文化类组织资源有效整合,村域经济社会转轨发展与基层治理格局再造,以及农村公共品生产、供给体系和制度创新等最具紧迫性。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教授

  高速推进城市化

  潘维

  我国经济落后于他国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低,内需不足,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这个困境来自一个基本现状:5亿人从事农业,9亿农村人口,9亿人从20亿亩耕地里找饭吃。地里“生长”财富与“制造”财富,性质完全不同,前者属于农业经济时代,后者属于工业经济时代。

  推行积极的城市化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

  在村庄的“一亩地经济”里,人均收入上不去是必然的,内需不足,工业“生产过剩”,第三产业不发达也是必然的。一旦遭遇市场竞争,这种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小农经济不堪一击,必然出现乡村破败,社会衰退,经济破产,政治动荡。

  让大多数农村人口迅速而且安全地离开耕地,离开农业,从而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赶上发达国家的唯一希望。因此,抓住主要矛盾,推行积极的城市化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城市化还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如果工农联盟是计划经济的基础,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消灭城乡差别是我国社会团结和政治稳定的基础。

  只要留意每年春运的“民工洪流”,就知道我国欠了多少“城市债”

  扩建大型旧城的代价明显太高昂了。遍地开花兴建小城镇,则占地多,污染面广,经济上站不住脚。农民们要去的是大城市,中国缺少的也是大城市。

  笔者提出一个高速推进城市化的方案。以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杠杆,用30年时间使我国15亿人口中的5亿生活在新的大都会,5亿生活在已有的大都会,4亿生活在中小城市,1亿生活在乡村。实现这个计划的关键是,在30年里建成能容纳5亿人口的大型新城。若一个新城容纳500万人口,约需100个新城。在30个省里,若每省每10年兴建1个新城,经过3轮总共30年的建设,“乡村中国”将被彻底改造为“城市中国”。

  高速城市化方案的前提是我国农民强烈的城市化冲动。几乎每个今天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70%的人过着农牧业生活的时代。但在同一发展阶段,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我国这么强大的工商业基础设施、垂直有效的中央政府、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惊人的“过剩”工业生产能力,以及亿万农民的城市化冲动。只要注意每年春运期间在铁路上流动的亿万农民工,就知道我国欠了多少“城市债”。

  高速城市化方案的依靠对象是贫苦农民。我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说明,把农民看成救济、启蒙、甚至限制的对象,就不可能发掘我国农民伟大的创造力。看不起农民,我国革命不可能成功。排斥农民,我国建设事业也不可能成功,我国就永远是“发展中国家”。农民是我国现代化的主力军,是城市化的主力军,是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动机。如同战争年代一样,和平年代的政府也要给贫苦农民以挣来尊严和荣誉的机会。

  高速城市化方案的学术基础是对城市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

  世界上有四种主要的城市化模式。(1)欧洲模式,通过漫长的工业化逐渐减少小农,使他们成为工人阶级。(2)拉美模式,通过大庄园的土地集中把农民挤压为城市贫民。(3)日本模式,通过长期的对外战争把农民变成士兵,然后成为工人。(4)美国模式,通过城市自治和先进的城市规划,给城市扩张的自由,迅速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制造城市经济效应。我国比较适合美国模式,但与美国不同,中国城市化的条件比美国强得多。美国建城时既缺少资本,又缺少技术,特别是缺少人力,可说是一穷二白,空手建城。美国的城市化甚至靠残酷的内战,解放完全没受过教育的黑奴。我国最大的缺陷是农民很难组织。因此,我国的城市化需要政府主导,依赖基层政权。

  作者系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农民梯次转移 住房分阶段置换

  陈建明 陈忠浩

  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哪里?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工程应体现“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立足发挥县城、集镇、村庄三者的功能优势,彻底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

  形成“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的社区化管理的新农村建设思路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身份(农与非农户口)二元模式、土地所有权(国有与集体土地)二元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城镇转移,上述二元现状逐渐被打破,逐步形成了“农到城”、“农到农”、“城到农”、“边远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多向流动”格局,农村劳动力自发、合理流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实行以居住地为载体,农民分层次向县城、集镇、村庄流动为原则,以方便生活、量力而行为基础,由县城住宅小区居民、乡集镇小城镇居民、村庄中心村居民为主的三种转移模式,逐步形成“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的社区化管理的新农村建设思路。

  县城住宅小区居民转移模式——必须是具有在县城购买住房、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的农民才能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模式——那些具备在乡镇集镇建造住宅条件和能力的农民都可以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一般在乡镇集镇做生意、在乡镇工业园区打工的农民都可以成为乡集镇居民。村庄中心村居民转移模式——只要有生活、生产、工作能力就可以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加工小作坊、规模化养殖场应该留在村庄中心村,种养大户、专业户应成为“农业老板”,周边为之打工的农民应成为“农业工人”,逐步成为村庄中心村居民,他们是村庄中心村的定居主体。

  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住房不仅要满足人们“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生存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居者优其屋”的更高层次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将土地管理与村庄改造、规划建设、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工作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生活能力的人对住房条件的不同要求,实施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发展小城镇建设,大力整治“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逐步实现产业相对聚集、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相对集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民流向县城、小城镇不再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简单表现,而是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的有机结合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现实选择。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等一些限制农民流动的政策壁垒消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力”和城乡一体化“拉力”的影响下,农民流向县城、小城镇已不再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简单表现,而是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让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的文明,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让种养大户、专业户等“农业老板”和以打工、劳动为生的“农业工人”留在农村,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使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目标、分类更加明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功能。二是完善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应成为既面向农村,接纳农村非农产业和人口,是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又面向城市,接纳和扩展城市的辐射,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三是创新村庄建设。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的生活区,成为规模化种养的生产区和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文化娱乐的公共设施区。

  工作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国土资源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