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秋季报告预计今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6日 15:2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牛晓波 北京报道 10月1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05年秋季报告》认为,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上升和供给结构的调整,CPI不会出现崩溃式滑落,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CPI回落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费需求的下降,而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粮食供给不断增强的结果,和各级政府在抑制价格上涨因素方面的努力。 GDP年增9.4% 这份由李京文、汪同三等3位经济学家负责起草的报告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给予较为乐观的评价。 报告认为,与“十五”相比,“十一五”开局面临着更为有利的形势。相比于“十五”开局时,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国民经济运行仍在爬坡的局面,“十一五”开局,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平稳健康增长的阶段。 报告预计,今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4%,与年初政府预计的8%左右的增长率尚有较大距离。而此前有消息显示,国务院有关负责人在讲话中已经调高这一预计到9%左右。 报告认为,如果2006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问题,在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但仍然将保持在接近9%的水平上。 社科院的报告认为,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在今明两年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其中重工业增长仍将快于轻工业,但是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差距将减小到一个百分点左右。 由于加强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的落实,今明两年的农业增长速度保持在5%左右。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分别为7.4%和7.5%。 而国家发改委此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今年前9个月的GDP增长速度预计为9.4%。发改委报告认为,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2%,仅略低于去年9.5%的增长水平。 从国际分析来看,继几个月前普遍出现的对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忧后,出现了新一轮修正中国经济增长指标的迹象。 几天前,雷曼兄弟公司已将其对中国2005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值从9%调高到9.2%,但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将其对中国明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值由8%上调到了8.7%。 该公司还认为,从进口增速加快以及其他迹象判断,中国政府可能正在试图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因为政府不希望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降得太低。 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的贸易顺差出人意料地减少至76亿美元,降至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比之前两个月降低了30%左右。 9月份的进口额增长率维持了8月份的速度。同比增长了23.5%,这一增长率大约是7月份水平的两倍。9月份的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5.9%,增速低于8月份32.1%的水平。 有分析认为,如果今年GDP增长率达到9.2%以上,2000年至200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长率将为8.7%左右。 专家认为,如果今后五年的GDP增长一直保持在8%以上,“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经济产出至少翻一番的目标将不会遇到任何挑战。 不会通货紧缩 社科院这份报告认为,2005年,宏观调控措施在减缓价格水平上涨压力方面产生了明显效果。 从已有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各项价格指数,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较上年数据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但这份报告同时声称,在目前情况下,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报告认为,虽然目前某些部门和产品存在着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各项价格指数存在着增幅下降的趋势,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投资的增长速度仍然相对偏高,近期又出现了投资增速有所加快的倾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8月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又显露出加快的迹象。此外,目前上游产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依然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衡量宏观经济总体价格水平变动幅度的GDP减缩因子仍然在3%以上。 报告预计,今明两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将分别为0.9%和1.2%,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将分别为1.9%和2.1%。 报告同时提醒,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率仍然相对较高,对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反映一般价格水平的GDP减缩因子在2005年的变动率为3.4%,较为明显地高于消费价格水平。 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8月份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环比出现上升,前8个月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消费价格上升幅度。 地方投资上项目的积极性依然很高。2005年前8个月中央项目投资仅增长12.3%,而地方项目投资增长了29.5%,中央项目投资与地方项目投资的数量比是1�8.4。 目前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数额的增长都在明显加快,2005年前8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8.4%,而且呈继续加速之势。 报告认为,这两个月来大量新开工项目上马的现象需要引起密切注视。目前总的判断应该是,更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出现投资反弹,特别是防止电力、煤炭等部门的无序盲目投资。 报告称,在目前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在防止增长过度回落的同时着重防止出现反弹,应该是中短期宏观调控的重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平稳增长时期。在2006年的宏观调控工作中应该注意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如何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实现消费的较快增长,应该是中长期宏观经济工作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