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汀
10月12日上午9点,在中国西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就在同一时刻,同样在中国西部的重庆市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宣布,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开幕。
20多分钟以后,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他的主题演讲之前,把神六成功发射的消息传达到会场的时候,爆发了长时间的掌声。
“这正合了这个城市的名字,双喜临门——重庆。”其实这并不是全部,就在这前一天——10月11日,恰好是中国的“重阳节”(农历9月9日);也就在这一天,在北京,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成为公报的关键词之一。
寻找和谐音符
来自亚太地区41个国家,124个城市的市长或者他们的代表来到重庆,寻找的是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和谐音符”。“城市·人·自然”,是这次峰会的主题。
刚刚年满30岁的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市长G.A.乌古拉瓦感到骄傲的,是第比利斯市超过1500年的历史,以及这些历史沉淀在广场、教堂、桥梁和其他建筑上的岁月之光;来自台湾省的台中市市长胡志强感到骄傲的,是台中市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或者歌剧院——以及由此带来的台中的“文化兴市”。
即使是来自经济并不发达的缅甸,军人出身的仰光市市长玛光·派,用他并不流利的英语宣讲的,也不单单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困惑,他要寻求的经验,是人口、环境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之路。
在五中全会结束的第二天召开的此次市长峰会,在很多方面也暗合了全会的精神。13日发布的《重庆宣言》称,要“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和实现城市、人、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努力构建节约型城市……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东部:转变发展思路
正如上海市市长韩正所言,在中国的东部,超过20年的改革开放让经济飞速发展,而由此带来的城市人口、环境问题,也已经十分突出。
“人口、资源、环境、就业等多方面压力,成为制约上海未来发展的瓶颈。”韩正说,所以上海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一条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四节约一综合’的发展新路,努力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中国的许多重要城市:天津、深圳、成都,都派出了以市长或者副市长为团长的代表团。在宣讲或者“推销”自己城市的时候,使用的关键词,已不再是经济发展水平或GDP。
“按照现在的开发速度,深圳市在10年以后,将面临再无可供开发的土地的局面。”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在参加“市长圆桌会议”发言时如是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在过去25年中的一个标杆,深圳也正在改变发展的思路。
闫小培说,今年6月,深圳已初步将984.7平方公里土地列入生态保护范围,其面积超过其陆地总面积(1952.8平方公里)的一半。“这就是我市划定的土地基本生态控制线,而剩下的大约一半的土地,就是我市未来城市发展的土地规划的底线。”
西部:后发的环境优势
王鸿举说,在重庆市成为直辖市的8年中,该市已经投入了343亿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这个数字,占其同期GDP的2.8%,财政支出的12%。“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而污水处理设施和能力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西部承载着更大的环境压力,也有更大的环境责任。”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成都市副市长朱志宏说,“这是西部的第一个特征。”
西部的第二个特征恰恰是它的“后发优势”,因为有了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西部不必再重复发达地区走过的“弯路”。
“成都现在已经把超过60亿元的资金埋到了地下。”朱志宏说,这超过60亿的投资,是成都市的“雨污分流”工程——把城市地下的排水管道分离开来,雨水直接流入江河,而城市污水,则流向污水处理场。
节约了污水处理的成本,也让“蜀水”更清更亮。朱志宏说,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这项工程就可以完工,“现在正在收尾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