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制改革将告别观察期 新一论政策发布期将到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 14:10 《财经时报》 | |||||||||
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在经历了短短20天的观察期后,将进入新一轮政策发布期,此次调整的关键,或将是放宽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浮动区间 □ 本报记者 钮键军 经历“十一”长假的平静后,中国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将促使中国汇率政策进入新一轮
10月12日,美国财长斯诺率代表团登陆上海,开始为期9天的中国之行。该代表团几乎涵盖了布什政府的全部经济班底。斯诺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人民币汇率继续施压。海外舆论认为,“斯诺深受中国政府重视,如果说有人能说服中国政府更为迅速地上调汇率的话非斯诺莫属”。 与此同时,中国现实的巨额贸易顺差和非独立的货币政策,已成为中国出台新的汇率政策的内部动因。 短暂的平静 “十一”期间,人民银行并未有新政策出台。人民银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财经时报》,因为“汇率改革再次进入了观察期”。 9月22日到23日,人民银行以一天一则通知的速度更新着中国的外汇政策:加大银行外汇头寸,增加非美元外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 此后的观察期似乎颇为短暂。 这位官员暗示,10月中旬之后,人民银行或外管局将出台一系列新的外汇政策。政策核心有可能涉及调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 美日的压力 尽管中国在7月21日启动汇制改革后,相继出台了诸多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已明显增加,但西方国家依然不满意。 此次斯诺访华前,美财政部副部长就表示,斯诺等人中国之行的主要目标是促使中国增加汇率弹性。否则,“中国可能会被美国认定为操纵汇率的国家”。 美国原计划在10月15日公布《全球货币政策报告》,该报告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认定一些操纵汇率的国家名单。但美国10月初宣布,该报告公布日期将压后,新日期将是11月初。 坊间认为,美国此次推迟公布的日期,是为给斯诺足够的时间,让他能够为美国争取到更好的成果。 作为美国的小“弟弟”,日本一如既往地为美国帮腔。9月23日,中国扩大非美元外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后,日本就表示,中国此举不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因为日元对人民币的浮动区间是3%,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波动区间仅有0.3%。 可以预见,在即将召开的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11月初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脑会议上,美日将共同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美元兑人民币的波幅扩大。 同时,美国财长还表示,美国将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中国增加汇率弹性方面施加影响力。IMF一直是被美国控制的一间国际机构,它很多时候的政策都是为美国服务,因此屡受发展中国家的非议。 国内压力 中国一直强调,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首先考虑的是国内因素,而目前适当扩大美元兑人民币的浮动区间,符合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据中国商务部外贸司的一份报告,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达到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此前的1998年是中国贸易顺差的顶峰,不过434.75亿美元。 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无疑将增大中国在汇率制度改革方面的成本和压力,同时也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正常性——过度依赖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净出口对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7%;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80%。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开始着手部署通过增加国内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同时,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浮动区间过小,使得中国的货币政策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立性。目前中国尽管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但低利率造成资产泡沫化是不争的事实。从M2(广义货币)的数据来看,7月份是15%左右,8月份到了17.5%,这表明央行的货币供应有所失控。9月份公开市场净回笼量明显加大,说明央行对此问题有所警觉。 控制货币供应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加息,但由于人民币依然有升值压力,因此央行迟迟不能施展这一手段。而在近期调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空间则有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也符合“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据悉,中央的一家权威机构提出“十一五”期间的中国金融五大战略,其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就名列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