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 正文
 

周小川: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促进经济共同繁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 08:44 金时网·金融时报

  央行行长周小川谈第七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定 促进世界经济共同繁荣

  本报讯 记者杨建莹 付勇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第七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召开前夕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就本次会议的意义和主要议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周小川说,关于本次会议的议题,各国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多轮磋商,最终形成了当前经济与发展问题、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发展援助和融资机制创新问题、人口老龄化挑战与移民问题和发展理念创新五个议题。他表示,这些议题都是当今国际财经界的热点问题。目前,全球经济失衡比较严重,油价高企,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在20国集团论坛上讨论这些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是布雷顿森林机构成立60周年。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过去的60年中在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健康增长、消除贫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两机构需要通过改革更有效地促进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20国集团在促进两机构合理改革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消除贫困是人类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国际社会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我们距离千年发展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国际社会应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减贫战略,加大对贫穷国家的发展援助,创新发展融资机制,以便能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人口老龄化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移民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为许多国家带来了好处,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不能仅依靠国内政策。为此,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完全必要的。

  关于发展理念,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之处。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和阶段性。因此,各国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实践自己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倡导在20国集团论坛中促进各国交流发展理念创新的经验。

  周小川希望,对这些议题的讨论将使国际社会能够在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稳定、解决全球失衡、维护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方面取得广泛的共识。

  周小川还介绍了20国集团成立的背景。他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和政策的协调越来越重要,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和论坛应运而生,但都有其局限性。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经历说明,全球性的多边金融机构在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方面不能令人满意,有些政策建议也受到质疑。像七国集团这样的协调机制虽然较有影响,但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参与。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其协调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限制。

  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进一步意识到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社会于1999年组成了20国集团。

  20国集团包括19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欧盟,由

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代表上述各国与会。它是国际社会研究讨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的重要论坛。为了保证20国集团的工作内容与布雷顿森林机构紧密联系,世行行长、基金总裁以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主席均参与20国集团会议讨论。20国集团一般每年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和两次副手级会议。20国集团在成员组成上除强调对国际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外,还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代表性。

  周小川介绍说,相对于其它国际协调机制,20国集团有以下主要优势:基金总裁、世行行长以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主席均参与20国集团会议,以确保20国集团与这些机构在工作方向上的一致;可以协调其它国际组织和集团,如金融稳定论坛的活动;可以促进一些国际倡议的实施,如国际标准与准则审查、金融体系稳定评估等;20国集团成员内部就一些复杂国际经济金融问题达成共识,有利于加速国际社会的决策进程。因此,20国集团可以就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另外,20国集团主要关注全球性的经济金融问题,并不涉及对各国国内政策的协调。20国集团还是一个非正式论坛,其作用仅限于通过磋商协调寻求共识,没有对政策实施的强制性要求。所以,其讨论较开放、坦率,也较有建设性。

  周小川说,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是全球财经界的盛事,今年由我国担任轮值主席国,主办第7届会议。我们已经于今年3月和9月成功主办了两次20国集团财政与央行副手级会议,这次部长级会议一定也能取得预期效果,获得圆满成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